恩光汽车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新闻

文章内容

中国汽车经销商发展现状_中国汽车经销商发展现状如何

tamoadmin 2024-08-18
1.“最大汽车经销商”遭多家国际评级机构下调评级2.183家车企真实现状:4S店仅复工8%,陷入五大困境3.“战疫”之下 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白皮书——北汽新能源

1.“最大汽车经销商”遭多家国际评级机构下调评级

2.183家车企真实现状:4S店仅复工8%,陷入五大困境

3.“战疫”之下 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白皮书——北汽新能源

4.2023经销商百强名单发布中升稳居榜首

5.那个帮我写下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论文和开题报告啊急啊 谢谢了啊

6.4家车企破产,龙头经销商集团关了31家4S店,车市进入寒冬?

7.“战疫”之下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白皮书——长安福特

中国汽车经销商发展现状_中国汽车经销商发展现状如何

随着疫情的发展,今年将会是国内车市发展至今最艰难的一年。虽然国内2月份的销量数据目前还未公布,但从3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汽车经销商库存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达到81.2%。

这是目前国内车市遇到的最高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就算在艰难的2019年,这一指数最高值也仅达到过63.6%。这次预警指数环比上升了29.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了27.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50%)之上。

2月份上半月,由于疫情发展较为严重,几乎所有车企、经销商均处于停工状态。随着疫情的发展,下半月一些车企和经销商才陆续复工,根据统计第三周国内4S店复工率为50%左右,第四周复工率达到了70%。

国内大部分经销商在进入复工状态之后,势必会加大对新车的购力度。但受疫情影响进店选购的消费者仍旧非常少,这就导致部分经销商持续出现库存积压,最终形成了库存预警指数暴涨的局面。

有专家表示国内2月份汽车销量将会出现断崖式暴跌,跌幅将会超过80%,甚至更高。虽然很多经销商及时应对疫情,取了云看车、直播卖车、送货上门等一些列措施,但仍旧难以改变现状。

除了销量上不去,库存也在一直积压,这将导致经销商库存占用资金过大,导致资金回笼困难,资金压力持续增加。同时由于消费者出行减少,很多车主到店维修保养的情况也会大幅减少,这将会使经销商的经营难上加难。

这一点从中国流通协会统计的8095家4S店的复工情况,以及销售效率和售后效率数据也可看出一二。据统计,目前经销商的销售效率只有24.9%,售后效率也仅有31.1%,这一数据远远低于同期水平。

有消息称,国内3月份乘用车销量将会下滑50%,到4月份将会仍旧持续下滑30%,5月份有可能实现同比零增长。但是如果到了5月份汽车销量还不能恢复到与去年同比持平,那后果将非常严重,届时至少将有80%以上的厂家与经销商会严重亏损。那么,今年车市基本上就没戏了。

毕竟这次疫情已给整个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一部分原有购车打算的人或因购买力受到了削弱而不再购买新车,另一部分已有车的人也将有可能会推迟置购新车的。所以,如果在6月份以前如果国内车市还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指望下半年的销量暴增实现年销量持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车市下滑不止是私家车的销量受损严重,客货车的销量也同样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宇通客车以及江铃汽车已发布了其2月份的销量数据,其中宇通客车2月份的产量仅为224辆,同比下滑66.91%;2月份的销量为387辆,同比下滑64.07%。

江铃汽车2月份各车型产量共计6076辆,同比下滑57.22%;当月销量共计4876辆,同比下滑65.13%。其中驭胜品牌SUV下滑最为严重,产销下滑幅度均超过了90%;福特品牌SUV的产销下滑幅度也超过了80%;卡车产销下滑幅度略低一些,但也在60%左右。

种种迹象都表明今年车市的发展极不乐观,这对于各大车企都将会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尤其是一些造车新势力以及一些被边缘化的汽车品牌。国内汽车行业目前虽然整体处于发展调整期,但从长久来看国内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还远远不止于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大汽车经销商”遭多家国际评级机构下调评级

(文/彭科峰)8月3日下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下称《流通协会》)在京发布《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据《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经销商总体满意度持续走低,得分为76.0分,而去年年底经销商满意度为77.1,这也显示了疫情之后经销商生存压力在不断增大。此外,今年上半年也仅有21.5%的经销商比去年同期卖出更多的新车,38.3%的经销商出现了亏损。

自主品牌经销商满意度最低

据介绍,为及时了解汽车经销商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疫情后的特殊时期,流通协会开展了本次调查。《报告》显示,从不同品牌类型来看,豪华/进口品牌的满意度最高,为84.3分,而自主品牌满意度持续下降,得分为71.2分,这也显示部分企业的产品线较为单一,对于市场调整所作出的反应较慢。

《报告》还显示,在“品牌价值”这一维度中,经销商对盈利能力满意度得分最低,主要表现在任务指标过高,库存压力大。

21.5%的经销商实现销量增长

流通协会的调查显示,2020年上半年,经销商的经营压力继续加大。《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销量增长的经销商比例仅为21.5%,其中有60%的经销商为豪华/进口品牌经销商。显然,车市分化的趋势很明显,豪华车远比人们想象中的要更加好卖。

《报告》还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车销量整体下滑,经销商的销售收入也仅为2019全年的37.6%。此外,在经历了2019年新车毛利率首次为负的情况,上半年新车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3.5%。

“2019年,20.1%的经销商并未出现价格倒挂的情况,而2020年上半年此类经销商仅有16.3%。值得注意的是,合资品牌出现价格倒挂的情况仍然较为严重。”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告诉车友头条。

上半年1019家经销商退网

在汽车市场整体走低的态势下,经销商的退网也就成为常态。那么,今年上半年到底有多少家汽车经销商甩手不干了呢?

来自流通协会的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乘用车经销商总数为29,773家,较2019年底数量减少0.7%。其中,选择退网的经销商数量为1019家。

“不过,需要指出的,我们所统计的这些经销商还是传统车企的网点数量,并不包括特斯拉、蔚来、威马这样的新能源新势力企业的4S店。”郎学红说。

对于今年的车市走向,大部分汽车经销商并不看好。郎学红表示,针对2020年预期,仅有29%的经销商认为全年可实现正增长。看起来,2020年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难熬的年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83家车企真实现状:4S店仅复工8%,陷入五大困境

近日,标普报告称,将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B-”;同时将其高级无抵押票据的长期发行评级从“B-”下调至“CCC+”。

标普认为,广汇集团缺乏长期融资渠道,将加大再融资风险;预计其将以短期银行融资为2021年到期的大部分债券进行再融资。

那么广汇汽车在这里面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最大汽车经销商日子不好过

据介绍,广汇集团创建于1989年,已形成“能源开发、汽车服务、现代物流、置业服务”等产业并进的发展格局。广汇集团旗下拥有广汇能源、广汇汽车、广汇物流和广汇宝信四家上市公司。

其中,广汇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规模优势显著,在四大业务板块中,广汇汽车对盈利贡献达60%以上。但是近年来,由于汽车业务收入下降,直接导致广汇集团盈利能力欠佳。

据了解,2017年至2019年,广汇汽车营业网点数分别为800家、839家和841家,4S店分别为737家、777家和782家。借助巨大的财务杠杆,广汇汽车通过自建店和并购等方式,实现了经销商网络的快速扩张和销售规模的扩大。

不过,2018年行业进入下行期后,公司销售受阻,业绩和盈利能力快速下滑,激进扩张的弊病开始显现。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广汇汽车各类有息负债超过590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9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04亿元,也就是说,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公司将偿还超过400亿有息负债。而此时,公司账面全部货币资金不到200亿元。

巨额的有息负债带来了极大的财务负担。2015年至2019年,广汇汽车财务费用分别为13.78亿元、20.31亿元、24.56亿元、30.16亿元和31.84亿元,年均增速达23%,呈现明显的逐年增长态势。

突发的疫情进一步加重了广汇汽车的经营和资金压力。

今年1-9月,集团整体关店31家,而新开4S店仅11家,集团门店规模萎缩20家。

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不仅仅是广汇汽车,其实大多数经销商的日子都不好过。正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因难以偿还1亿美元,被迫通过出售股份“断臂求生”。润东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甚至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组。

一些分析师认为,尽管国内汽车市场正在加速发展,但很难支撑经销商的需求。

根据配送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019家4S门店陆续退出网络,在近3万家汽车经销商中,70%以上亏损,其中83.7%处于价格倒挂的“亚健康”状态。

此外,11月30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数据称,2020年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0.5%,较上月上升了6.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自9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回升,11月份指数再次升破60%,列年内第四高。今年1至10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超过60%的月份为1月、2月和7月,分别为62.7%、81.2%和62.7%。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临近年关补库以及销售考核目标,新车上市以及各类促销活动,经销商盈利能力不足,新车价格倒挂。

从分指数情况看,调查显示,11月份库存指数环比上升,市场需求指数、平均日销量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下降。

“临近年底,厂家任务指标过高,库存压力严重,经销商库存压力加大,资金回笼速度缓慢。随着年底厂商促销冲动任务的到来,汽车整体销售价格将进一步下调,经销商利润可能下降。”流通协会表示,虽然经销商目前的经营状况在不断改善,但对于大多数经销商来说,生存环境仍然会有许多不确定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战疫”之下 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白皮书——北汽新能源

车东西

文?|?Bear

车东西2月13日消息,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2020年1月全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业生产汽车178.3万辆,同比下降24.6%;销售汽车194.1万辆,同比下降18%。

2019年1月保持逆势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今年受到补贴退坡、春节期与肺炎疫情的三重影响,2020年1月销量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2020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万辆,同比下降55.4%;销量为4.4万辆,同比下降54.4%。

▲2020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不过中汽协表示,今年1月全国汽车市场产销下降主要是由于春节期分布在了1月份,1月有效工作日仅有17天,对比去年减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均有下滑。

而肺炎疫情在1月20日春节期开始之后,才逐渐开始产生影响,对1月汽车产业的关键指标影响不大,但会使2月以及后续几个月的汽车产销数量出现不小的下滑。

中汽协指出:“过去的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连续下滑,经济效应下降,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20年,原本调整期即将结束,总体市场企稳。但“黑天鹅”肺炎疫情冲击了汽车产业,整车、零部件产业受到的影响都很大,疫情的蝴蝶效应将会显现,或将影响未来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根据中汽协对全国300余个汽车产业生产基地中的183个生产基地的监控情况,其中59个生产基地已经恢复了生产,复工率约为32.2%。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也发布公告称,60家经销商集团旗下的4S店,综合复工率仅有8.4%。

本文对今日中汽协发布的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业关键数据、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当下的产业恢复情况行了梳理,以下是干货内容:

一、1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8%?全年销量情况较难判断

据中汽协今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量为178.3万辆,同比下滑24.6%,环比下滑33.5%;销量为194.1万辆,同比下滑18%,环比下滑27%。

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44.4万辆、161.4万辆,同别下滑27.6%、20.2%,环别下降33.9%、27.1%。

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4.1万辆、32.6万辆,同别下降7.8%、5.7%,环别下降31.4%、26.7%。

新能源汽车1月产销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别下降55.4%和54.4%。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别下降56.3%和54.5%;新能源商用车产销预计均完成0.5万辆,同别下降37.4%和51.7%。

中汽协表示,肺炎疫情并非今年1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出现下滑的主因。真正产生影响的是,今年春节期集中分布在了1月,整个1月的有效工作日仅有17天,较平常缩短了5天。工期减少,产能下降,春节提前到来造成的市场需求减弱,才是今年1月汽车产销全面下滑的原因。

不过中汽协强调,肺炎疫情对于今年中国车市的影响不容忽视。原本,2019年末,中国汽车产销下滑的趋势已经收窄,汽车产业调整期即将结束,2020年将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恢复阶段。

但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对中国的整车、零部件产业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虽然疫情是短期的,但疫情对于全年汽车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尤其是后续2月份、3月份乃至4月份的汽车产销情况,都有可能受到疫情的波及,而出现产销量下滑。

车东西在会后的访环节就2020年全年汽车产销量预判以及汽车产业恢复情况进行了提问。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许海东表示,针对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恢复情况,在已向中汽协反馈复工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达到32.2%。

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截止至2月12日,协会调研的60家经销商集团,共计39家汽车4S店中,综合复工率仅为8.4%。

对于今年全年汽车产销量的预判以及汽车产业何时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许海东表示:“目前疫情还没有迎来明确的拐点,对于汽车产业生产情况恢复到疫情前的时间点,现在不好判断,对应的,全年的销量现在也无法给出准确的数字。”

二、蔚来1月卖出1600辆电动SUV?拿下纯电SUV销?

在中汽协发布的汽车工业月度数据中,通常不包括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排名情况。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今年1月国内电动SUV的上险量情况,通过这一数据,也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各个玩家的表现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下滑超过了50%,但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目前仍然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1月国内电动SUV上险量数据

根据中汽研公布的数据,蔚来汽车1月整体上险量达到1600台。其中,蔚来ES6上险量为1483台,拿下了纯电动SUV领域的单月销量冠军。

而小鹏汽车从去年年底频繁开展的网络直播买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1月,小鹏G3卖出了1073辆,在纯电动SUV领域仅次于蔚来ES6。

哪吒N01、比亚迪元EV在今年1月分别卖出1025辆、912辆,排在电动SUV细分领域的第三名与第四名,销量不温不火。尤其是元EV,对比去年单月大卖几千辆的水平,今年1月的销量着实不够看,比亚迪在电动SUV领域的优势几乎完全丧失。

而此前一直与蔚来、小鹏齐名,有着“新造车三强”之称的威马,在今年1月的销量表现也不够出色,仅卖出808辆,排在细分领域第五。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Model?X与奥迪e-tron两款售价50万元以上的纯电SUV也进入了该榜单,这也说明国内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电动SUV接受程度正在上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肆虐的2月,以及可能仍存在疫情的3月和4月,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的销量压力一点也不比传统汽车产业小。尤其是新能源车企中的新造车势力,在本身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差,大环境资本寒冬,加上疫情带来的产销难题,如何熬过这个冬天十分关键。

三、寒冬加剧?疫情将对汽车产业产生五大影响

2020年初,突入其来的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汽车产业又非常依赖宏观经济发展。在此次疫情之下,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次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市场问题、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问题,对于下行压力巨大的汽车行业而言是雪上加霜。

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该地区年度汽车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8%-9%,是我国汽车产业重镇,湖北地区严重的疫情也为中国汽车产业从调整期中恢复带来了挑战。

此外,疫情比较严重的广东、浙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整车产销量与零部件产销量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在中汽协目前调研的300多家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中,有183家反馈了疫情中企业的详细情况,根据这些情况,中汽协总结了本次疫情可能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的五大影响:

▲中汽协总结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五大影响

1、购车需求与消费能力短期内下降明显

疫情爆发之后,全社会积极动员,加强了疫情的防控与个人的自我隔离,这一行为在短期内将疫情控制了下来。

但这也极大减少了消费者短期内的购车行为,严重影响了汽车销售,预计到肺炎疫情解除一级响应之后,消费者的自我隔离还将影响汽车销售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疫情对于交通运输、残影、旅游、商场、等行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业人员收入受到影响,这一部分从业人员的消费能力有所下降。

还需注意的是,自2018年以来,中低收入人群受到了多重冲击,在底层消费能力为恢复的情况下再次遭遇疫情,使得该群体收入情况更加恶化,消费能力进一步削弱,短期内汽车总体消费需求进一步降低。

2、企业生产进度受阻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均出台了延迟复工的通知。

据中汽协对300余家整车、零部件企业的调研,延迟复工使得这些企业的开工日期平均延迟7-11天,湖北地区情况更甚。

多数地区还要求员工在返回工作地后居家观察,进一步推迟了复工时间。这也影响起了汽车产业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造成了一定比例的一线生产人员缺口,导致汽车产业供应链出现供应不足的风险。

此外,部分企业人员防护物资不足,也难以支撑企业生产复工需求。

不少省市区域及乡镇道路还出台了限行严检、实施高速严查等措施,影响了整车、零部件的运输,这一现象对于近期加急生产负压救护车的企业而言,这些限制的影响格外严重。

中汽协预计,本次疫情可能导致国内汽车产量减少上百万辆,如果复工时间进一步推迟,这一影响还会更加严重。

3、企业出口困难增?

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已将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

一些国家与企业以防止疫情扩散为由,拒绝接受已经订购的货物,对已有的订单做出了撤销。

目前已有超过60个国家对我国实行了入境管制措施,这导致我国企业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到阻碍,虽然目前我国汽车出口量较小,但零部件出口量较大,这也对我国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由于不能及时复工造成的供应链紧张,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延迟交付,对于这部分企业的后续订单签订带来了负面影响。

4、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隐患加大

受到复工延迟影响,汽车企业生产、经营停摆、收入与现金流中断。

但包括房租、工资、利息在内的支出仍需照常支付,根据日前北京奔驰透露的消息,其在推迟复工期间,每天的损失高达4亿元,这一点极大考验了企业的资金实力。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将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5、企业应对标准法规难度大幅加剧

今年7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六排放标准将会对轻型车实施更为严格的颗粒物数量限值,全国范围同步落地国六标准A阶段。

今年5月1日,交通运输部对于货车与牵引挂车的相关技术安全标准也将开始实施。

受到本次疫情影响,企业需要加速消化当前库存,并在新的标准落地之前,上市符合标准的整车与零部件产品。对于不少企业而言,这样的要求难度较大。

四、乘联会:狭义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21.5%?疫情中的危机并存

就在中汽协发布会结束后不久,乘联会也公布了2020年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整体情况。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月,中国狭义乘用车(以下简称“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39.8万辆、169.9万辆,同别下降29%、21.5%,环别下降32.7%、20.8%。

▲1月乘用车产量分析表

细分车型产量方面,轿车、MPV、SUV在今年1月的产量分别为65.2万辆、7.4万辆、67.1万辆,同别下降31.1%、47.6%、23.7%,环别下降29.9%、47%、33.3%。

▲1月乘用车销量分析表

细分车型销量方面,轿车、MPV、SUV在今年1月的销量分别为81.8万辆、10.1万辆、78万辆,同别下降23.7%、33.1%、17.1%,环别下降19.7%、23.4%、21.6%。

据乘联会分析,1月产销量下滑主要收到春节因素影响,春节前有效工作日为17天,有效销售日为20天,理论上带来的产销量损失均超过30%。

原本经销商的订单结转能够缓解一部分年初的销量压力,但由于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春节期间经销商零售基本停止,1月销量增速低于预期。

乘用车厂商总体销量方面,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仍然占据榜单前二,单月销量分别为18.7万辆、14.6万辆。

▲1月乘用车销量厂商排名表

上汽通用1月销量为12.4万辆,排名第三,自主品牌吉利汽车以1月销量10.2万辆(暂估)排名第四,成为榜单上唯一的自主品牌车企。东风日产在1月卖出10.1万辆汽车,排名第五。

排在后五位的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北京奔驰,1月销量均未超过10万辆。

乘联会预期,虽然疫情期间,不少车企开展了“云看车”、在线下单等网络营销活动,但总体来看收效甚微,整个汽车产业在2月份的生产经营回复较慢。

不仅如此,车企在短期内的生产经营面临不小的压力。

在目前情况下,汽车重镇湖北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体系难以按时恢复生产,加之各地的封路、封村特色模式,很多地区人员和物流难以顺利运行,不少车企复工复产存在困难。

而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与消费信心都大打折扣,对于汽车销售非常不利。

但乘联会也认为,疫情不是汽车产业优胜劣汰的一环,各方应该像办法帮助企业活下去,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的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

所幸,不少产业协会积极建言献策,中央与地方出台各类法案,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危难中的车企,也发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向疫情严重地区捐钱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各大车企捐献的物资与现金总额已超过10亿元。

同时,乘联会还指出,疫情中其实“危”与“机”并存。

一方面,疫情中,车企复工难,消费者购买欲望低,网约车市场需求小,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汽车产业供给与需求都大幅缩水。

另一方面,在疫情的短暂抑制后,消费者的汽车购买欲望会短暂爆发,首购群体会有较强的购买欲望。

购买欲的爆发将刺激车企大量出货,此时,有库存的企业将会从中受益。

此外,首购群体往往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品牌与车型,在这波购车浪潮中,自主品牌有希望挽回一些疫情中遭受的损失。

结语:肺炎疫情将持续影响我国汽车产业

本次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虽然属于短期影响,但到目前为止,本次疫情仍然没有迎来拐点,中国汽车产业何时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还无法作出研判。

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了中国汽车产量全年减产上百万辆,汽车产业供应链中,中小企业面临破产。虽然疫情结束之后,市场可能迎来一轮短暂的消费高峰,但整体来看,全年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正在积极出台经济保障政策为企业减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在督促各地、各部门及时协调企业的困难与问题。目前,在已向中汽协反馈复工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达到32.2%。

从长期来看,本次疫情可能会在汽车产业扮演“筛子”的角色,筛选出抗风险能力强,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经销商百强名单发布中升稳居榜首

这是《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白皮书》的最后一篇报道,便如四十一集的电视连续剧,今天终于杀青。

经过10余天的准备,40多天的一线访报道,这个由鬼斗车集群携手东北三省四市20余家自媒体平台以及网站共同打造的《白皮书》系列报道,用最平实的语言描绘出各个汽车品牌经销商最真实的呐喊!

对于此次系列报道,作为北方汽车自媒体的一员,我们深以为傲,却不是因为我们收获的掌声和认同感,只是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作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我们也略尽了绵薄之力。发起之初,我们不曾奢望为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多大的力量,只是想让厂家与消费者,看到这段时期内,车市终端经销商的真实现状。

“先车市之忧而忧,后车市之乐而乐。”我们虽能力有限,却也态度坚决。《白皮书》系列报道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车市终端的关注就此终结,而是要更加努力的参与其中,和他们一起,让车市早日恢复繁荣,让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尽早驶上快车道。

3月30日,汽车自媒体集群鬼斗车联合车文轩、车闻知、哈尔滨车圈、大旗侃车、哈尔滨购车指南、六圈车、驭姐范儿、晓青车论坛、爱车觉罗、龙车、北方车市、壹号车、驾驭观、乐跑车生活、买车听我说、轩辕车会、晨爆车市、中国吉林网、关东汽车网等东北三省四市20余家自媒体平台及网站共同推出的《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白皮书》系列报道第四十一篇,鬼哥通过电话访的形式走进东北这家北汽新能源4S店,通过该店总经理的讲述为您呈现他们当下的真实生存现状!

经过反复沟通,接受访的这家北汽新能源4S店总经理不愿透露姓名,对此,鬼哥只好用化名神机军师(朱武)来代替。

1、鬼斗车集群:请问贵公司是否已经正式复工?目前售前及售后分别有多少人上班,与正常状态下相比差多少?具体哪天复工的,现状如何?

北汽新能源店朱武:我们店3月中旬正式复工。现在已基本恢复正常。

2、鬼斗车集群:受疫情影响,贵品牌主机厂是否已推出针对经销商的疫情应对措施?店内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店内员工上班以及进店看车和修车的消费者是否进行了有效防护?具体是怎么做的!

北汽新能源店朱武:北汽新能源主机厂针对疫情第一时间给予了应对措施,并要求经销商做好防护及消毒工作。店内保证每4小时消毒一次,并为工作人员及客户准备口罩,测量体温并登记后才能进店看车或维修保养。

3、鬼斗车集群:尽管去年2月是春节,但销量与去年同期比会相差多少?

北汽新能源店朱武:今年2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下滑90%以上。

4、鬼斗车集群:2月份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什么,销售还是售后?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会差多少百分比?

北汽新能源店朱武: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还是销售端。售后产值与去年相比至少下滑70%以上。

5、鬼斗车集群:主机厂是否取消了2月份的考核指标?如果3月份恢复考核指标是否能承受得了?

北汽新能源店朱武:北汽新能源主机厂已经在第一时间取消了2月份考核指标。3月考核指标也做了相应调整。

6、鬼斗车集群:为应对当前局面,主机厂是否推出了经销商扶持政策?现在能否保证资金的最合理化运转?目前最困难的环节存在于哪里?

北汽新能源店朱武:为应对疫情,北汽新能源主机厂推出了相应的资金支持政策。本店暂无资金压力。目前最困难的环节还是进店量过低。

7、鬼斗车集群:如果疫情持续3个月,最先凸显出的问题会在哪个环节?进车费用、房租还是人员开支。

北汽新能源店朱武:如果疫情长时间持续下去,最先凸显出来的问题还是人员开支。

8、鬼斗车集群:目前店内是否有因为疫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是否有员工返程自我隔离的情况?

北汽新能源店朱武:目前公司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复工,没有减员情况。

9、鬼斗车集群:疫情造成了进店客户的减少以及售后维修营业额的降低,请问此次疫情会给客户带来哪些行为的改变,应对客户的行为改变做了哪些调整?例如:在线看车、网络销售以及直播卖车,目前网络销售所占比重多少?是否有针对现有车主的上门维修保养服务,比重是多少?

北汽新能源店朱武:此次疫情一定程度上会给客户带来购买行为的改变。目前公司网销占比增长10%以上。公司已经开通了上门维修保养的服务,但占比不大。

10、鬼斗车集群:为应对疫情造成的流动性降低,主机厂是否在2月份加大了在售车型的优惠力度?

北汽新能源店朱武:在售车型均没有调整。

东北某北汽新能源4S店总经理“朱武”寄语: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却改变不了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坚信,春光灿烂的日子为期不远,北汽新能源也将越来越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那个帮我写下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论文和开题报告啊急啊 谢谢了啊

2023中国汽车经销商发展论坛在长沙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大量业界专家学者和优秀实践者,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经销商数字化转型等众多热点话题,展开分析解读、探讨交流。

“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由汽车经销商集团自愿填报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历年百强排行榜的发布,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的发展成果,通过持续提升的综合管理能力,也彰显了经销商集团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风貌。

4家车企破产,龙头经销商集团关了31家4S店,车市进入寒冬?

中国汽车行业的进入壁垒浅析

作者:张晓亮

面对国内汽车市场井喷背后的惊人利润所带来的巨大诱惑,也许越来越多的高级主管都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对于希望进入国内汽车行业分一杯羹的企业来说,都需要莫大的勇气与足够的实力。汽车行业由于其固有的特点,投资风险以及投资壁垒可能远远超出以有的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模型所能描述到的状况。单就汽车行业的进入壁垒而言,由于来自各方面力量的作用,使得该行业很多环节变得高不可攀。本文将针对进入中国汽车行业所存在的壁垒作出一个初步的分析:

策略大事迈克·波特的眼中,一个行业的新进入者的壁垒往往来自以下六个方面:

1.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这些领域要求新进入者必须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进入市场,否则将不得不面对成本劣势的现实。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这一点体现的更为明确,由于汽车的巨额研发成本,所以当产品的产量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将难以摊消。同时汽车的规模经济还体现在管理与购成本以及销售成本上。虽然对于国外汽车企业在华投资而言,规模经济这一因素可以被视为国外规模的一种延伸而被大大削弱,但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这种投资也必然是失败的: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规模经济的门槛将更加明显,尤其是那些曾经除了开车和坐车以外与汽车毫无瓜葛的企业。

2. 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消费者对市场中原有品牌的认同会迫使新进入者不得不花费巨资来克服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虽然说中国是一个品牌文化并不发达的国家,因此在品牌忠诚度体现的并不明显,但对于汽车消费这样的高度参与的购项目来说,品牌的重要性将体现的更加充分:根据慧聪国际多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品牌美誉度有关的同行介绍或者从众心理等因素都在购买者决策因素中名列前茅。而对于一个新进入者来说,这一块可能完全是一个空白,这一点只在那些在中国早已有了相当影响的国外品牌来说是一个例外。

3. 资金需求:当进入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时,会对新进入者构成相当的障碍,尤其是在广告和研发等方面的有去无回投资,需要新进入者有足够的勇气。同时资金实力还会对顾客的信任、渠道的信心等方面构成很大的影响。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本质上汽车业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无论是研发、建厂还是购置生产线方面都存在着一般生产性行业所无法比拟的资金壁垒。从渠道信心方面看,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广告投入或者资金实力做后盾,渠道将很难搭建,更何况在国内轿车行业的品牌专卖制度下,要求经销商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在投资风险的压力下,投资汽车销售的经营者也必然会优先考虑那些实力更强的企业或品牌。

资金的壁垒体现在对新进入者的各个方面,如果企业对投资汽车行业没有破釜沉舟的信心,那么这笔投资很可能半途而废,但以目前国内企业的资金总量可能连汽车的门槛还没有摸到时,资金就已经蒸发掉了。目前国内很多家电行业,在家电整体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开始考虑或者已经进入了汽车领域,但这些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选择可能是一种性命相关的。

4. 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在波特的理论中,对这部分的描述运用了经验曲线(experience curve)的概念,它指的是原有企业通过经验的积累,劳动力学习曲线等方式所形成的新进入者所不具备的成本优势。同时构成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的因素还包括专利权、补贴以及由于通货膨胀或汇率变化所形成的设备初置价格上涨等情况。

经验曲线类似于学习曲线,对于这个行业的先进入者来说,他们在这个行业多年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更有利于节约成本,而新进入者由于缺乏相应的熟练人才,虽然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这种后发优势往往与那些老手比起来就幼稚的多了。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中国虽然总体水平都不怎么样,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低水准,高成本的运作方式成就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文化,所以经验对于这些新加入者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壁垒。

5. 获得经销渠道:新进入者除了需要将产品生产出来以外还必须构建通往消费者的渠道。在这方面新进入者往往存在一定劣势,比方说他们往往很难获得经销商的信任,而必须支付更昂贵的代价;进入超级市场的货架必须以打折、促销等方式才可能获得允许等情况。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销售渠道往往身兼数责,因此显得更为重要,毕竟目前的条件来看,所有的轿车企业都要自建渠道,这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精力,况且在国内轿车新品牌与日俱增的今天,渠道将成为更为紧俏的之一。老品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渠道,而一旦汽车行业走过了这段高峰期的话,渠道将经历更惨烈的整合,那么新来者的渠道堡垒将更加高不可攀。

6. 政策:在很多国家往往构成了对某些行业的最大障碍,通过核发执照、原材料管制等方式为限制了的自由流动。在汽车方面,中国的国家管制更加明显,国内的政策对于本国民间资本向来带有歧视色彩,这一点反倒是在对待外资上更宽松一点。

超越迈克·波特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来自国内汽车行业的其他壁垒:首先由于国内汽车企业并没有自己的技术基础,因此在国内市场上他们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均来自于谁能拿到国外最先进的产品或者技术。而从国外企业来看,他们选择国内合作伙伴的标准往往也要考察该企业在国内汽车业的影响力,以及对审批的攻关能力,这样本身就构筑了对于非汽车行业投资人或企业的壁垒。其次由于进口车对国内购的影响,尽管很多品牌并没有在华建厂,但已经构筑了对很多新进入者的壁垒,他们在国内的口碑已经足以支撑在华建厂所需要的条件,而这些实际上削弱了对其他品牌的需求。最后,国内企业本身的投机心理构成了对汽车行业的更糟糕的进入壁垒,汽车不是一般有钱的企业可以玩的转的领域,其投资期和回报周期也都相对较长,而国内大多数企业有存在投机性质的短期行为色彩过重的问题,这样的话,如果短期内看不到成果,国内企业投资的信心往往也会动摇,最终新进入者败在了自己手下。

对于有志于挤上汽车行业末班车的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突破口以及合适的投资方式可能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在这里直接投资整车生产可能已经不再是明智之举,而国内零部件生产以及汽车相关服务领域目前并没有与整车市场同步启动,在这些领域中所潜藏的机会可能更适合于那些投资者,虽然他们并没有像春兰投资重型载货车那样风光。

入世后中国汽车业将呈十大趋势

9月3日,欧洲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上海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分析预测"入世"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这十大趋势是:一、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汽车工业首当其冲,受影响最大,但中国的"地方保护"仍然会发生作用。二、未来10年之内,中国将是全球轿车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私人购车将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市场销量在2005年将达100万辆,2010年将达200万辆,其中增速最快的将是排量1-2升的私人用车。三、未来5年之内,中国汽车的生产能力仍然大大过剩,汽车行业的两极分化将随着竞争的深入而持续拉开,赢家通吃的故事将屡屡上演,但轿车市场的价格仍将比国外的同类产品高出一倍多。四、抢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先行者"在逐步形成高中低全系列产品的同时,还向市场销售和供应购环节渗透。五、中外合资厂商5:5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变化,10年后中国轿车市场将由3-4家全系列和1-2家针对细分市场的制造商主导。六、到2010年,经过大规模整合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整体数量将减少70%。七、零部件市场前景远大,罗兰-贝格建议中国建立国家级的研发中心,整合零部件市场,提高零部件的核心竞争力。八、屈于市场压力、零部件市场的供求和价格将以每年8-10%的幅度下降,中资零部件供应商即将面临"雪上加霜"的局面。九、外资零部件供应商将立足于全球市场,从战略上进一步界定其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中国将成为全球零部件工业的生产基地。十、尽管90%的供应商对电子商务持消极态度,但未来3-5年内,电子商务在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中的作用和地位将大大增强。

观察家们一致同意,汽车业是中国受未来加入WTO冲击最烈的行业之一。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为中国汽车业逐步开放留下了一个5--6年的缓冲期。不知道是因为觉得还有这五六年的缓冲期所以还可以继续悠闲一阵,还是因为焦虑压过了一切,至今未见国家权威部门公开出台中国汽车业的应对方略。

消费者清楚地选择了等待--实际利益的需求远远超过胸怀全局的理念。本来就不愿一味青睐国产轿车的公众盼只盼“缓冲期”尽快过去,物美价廉的进口车能早日驶入家中,要不然,就是国产车价格迅速降至国际水平。市场立刻感受到萧瑟。新千年开始后,汽车市场急剧滑坡。在一些被视为“晴雨表”的市场,轿车的销量减少了三成。中国汽车业的门尚未开,已经面临内部“价格逼宫”的窘境。

40年的襁褓期

中国的汽车业长期以来是一个受到高关税、进口限量审批的双重保护的产业。汽车整体平均税率38.8%,关键零部件最高税率50%,65个项目整车平均税率56%,其中,轿车80%至100%,甚至高于烟酒的税率。在非关税壁垒方面,汽车产品进口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约占国家配额产品目录的60%。在这种保护之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了40年。如今汽车业年产值3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2000亿元。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测算,汽车厂一个工作机会,可以为上游原材料工业提供两个就业机会,为下游金融、服务、维修、交通等产业提供11个就业机会,可见其支柱性地位。但在另一方面,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国汽车工业仍身体孱弱,不得不寻求“幼稚工业”的身份,经过“缓冲期”方能直面开放。按照中美两国协议,中国加入WTO后,将于2005年1月1日取消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等非关税保护措施。2006年7月1日起,轿车关税税率降至25%,零部件税率降至10%,轿车及相关零部件基期准入量为60亿美元,并以15%的增长率递增。据认为,中国汽车业获得5--6年的“缓冲期”,是13年来“入世”谈判中方最大的成果之一。即便如此,中国的汽车厂商嫌太短,消费者嫌太长。

比关税更可怕的

其实,降低汽车价格的关键不在关税。轿车的价格构成十分复杂,中国汽车价格的构成起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进口关税、各种费税、工厂的成本和利润。即使在今天,占轿车市场主体的引进车型只要达到规定的国产化要求,就享有25%至33%的低关税税率,与入关六年后的标准相近。而一些国产化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引进车型,如果仅从关税角度看,本来就不再有降价空间。据测算,现在一辆中档进口轿车虽然关税达80%到100%,但只占汽车销售价的29%,合资企业的产品关税所占整体价格的比例更低。因此,只要价格构成中其他各种税费居高不下,加入WTO之后的关税降低带动车价大幅度下调虽是美好的愿望,未必能够成为现实。从这个角度分析,应当认真分析加入WTO对于中国汽车价格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作出对策。一味煽起不计成本的“价格战”,并不是市场理性的回答。中国的汽车价格构成中各种税费比例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既有国家核定的合理税费,也有地方部门数以百计的乱收费乱摊派。

事实上,在WTO谈判中成为争议热点的进口轿车的高关税,比起国内税费反倒是小巫见大巫。目前,国内消费政策和不合理的收费是制约汽车购买,特别是私人汽车购买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中国居民中已经具备购买能力并有购车愿望的比例相当高,但是私人购买的轿车一年大约只有20万辆。各种权力部门把汽车消费当作一块“唐僧肉”,有的地方价外税费总额已经相当于整车购买价格,甚至超过车价的一倍以上。目前虽然正在整顿、清理这些收费,力求使购买时的税费负担在车价的30%左右,但是阻力之大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为汽车增加无端的税费可以有千万种理由,但根本原因是长期经济和官本位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多少年来,汽车在中国一直被视为一种奢侈品。就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利用发展汽车工业扩大人类时空半径、创造了惊人物质财富的同时,中国曾出现了长期限制汽车生产、封杀轿车消费的咄咄怪事。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千元级的家电产品之后,万元级的轿车自然成为消费热点,而10万元级的住房顺排其后,消费结构递次升级。中国由于跨过了汽车消费的台阶,结果万元级消费无热点,消费升级踏空。一方面造成内需的疲软,住房大量积压,通货紧缩;一方面造成城市中塔楼林立,交通拥堵,生存环境恶劣。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官方对于承认老百姓享有汽车文明的权力不那么情愿。直到今天,在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热切鼓动中,中国汽车价格构成中仍然有3%到8%以限制消费为目的的消费税。因此,接受历史的教训,冲垮落后的观念,调整汽车的消费结构,清理各种价格内外的不合理收费,取鼓励汽车消费的优惠政策,才是使汽车价格回落,扩大国产汽车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由于税费负担重,汽车价格扭曲,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中国汽车工业众多弊病缠身:一、投资分散,全国整车厂120家,年产超过万辆的12家,能力达到30万辆的只有3家;二、开发能力差,除了中型卡车外,不具备自主开发整车的条件和能力;三、生产成本高,好的轿车企业,出厂价格高于国际价格20%--50%。其中,1.6--2.0升的中级轿车高30%以上,3升的中高级轿车高40%以上;四,销售服务体系不完善,与发达国家根本无法相比。如果汽车业不能在有限的过渡期内取强有力的措施完成结构调整和重组,全军覆没决非危言耸听。

价格战:一个双输的策略

中国的汽车产业近年来尽管举步维艰,仍然奋力拼搏,几家轿车生产厂商1999年刚刚实现数量不多的赢利,但是降价空间有限。老百姓的持币观望,更让汽车企业预计到手的效益大减,本来准备用来技术改造,调整结构,开发产品,建立营销服务网络的预算大打折扣,迎战新千年的锐气和实力必然折杀不少。日前,国内10家轿车生产企业在上海集会,得出的共识是“不打价格战”。当然,随着生产批量的扩大,先进技术与管理的用,中国汽车产品的价格必然会逐步合理回落。实际上,近4年来同类型国产轿车已经累计降价30%左右,今后降价的幅度还会继续加大。过去国内一些厂家为了降低价格扩大市场份额,或是牺牲消费者应该享有的优质的售后服务,或是“剜肉补疮”,降低产品标准。比如某种引进的吉普车为了降低价格,先是摘掉国内独一份的四轮驱动,然后是减配置,美其名曰经济型,但内在性能、配置、安全上都大打折扣。这种降格以求的行为已经引起成熟消费者的警觉,显然不可仿效。回避低水平的价格战,静下心自己设计自己的生路,恐怕才是中国汽车业的当务之急。

红旗模式:一种危险的选择

世界汽车产业并不是21世纪的夕阳产业,恰恰相反,汽车是网络时代最大的流动平台。以全球制造、全球购、超精益生产方式、平台战略、当地化生产等为代表,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汽车生产方式的变化。在技术制高点方面,各大公司正在争夺的是清洁燃料汽车和智能交通系统。21世纪汽车仍会是世界经济的支柱之一。目前世界汽车生产能力仍然呈上升趋势,控制市场主动权、抢占技术、规模制高点的竞争、兼并、重组日趋激烈。早在80年代初就有人预言,世界上最终将只存在数家大的汽车集团。1998年初,奔驰和克莱斯勒的合并震动了整个世界,紧接着又发生了宝马收购罗孚、大众兼并劳斯莱斯、福特收进沃尔沃轿车、雷诺同日产联手等重大兼并行动。业内人士几乎公认,在21世纪初,世界汽车工业将只剩下5到6家大公司,这些公司的产量规模都将在600万辆以上。1998年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达7000万辆,实际生产5000万辆,即使市场看好,销售也只能达到6000万辆,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低,且有巨大潜在市场,因而吸引了国际上大的跨国汽车厂商竞相抢滩中国市场。那么,在将来的5到6家汽车集团格局中,中国汽车工业将以何种形态存在呢?有一种很权威的主张,是提倡像开发“红旗”轿车那样,追求“完全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的模式的。但更有诸多理性的声音在发问:“红旗模式”能使中国汽车业独占规模和技术的制高点吗?中国汽车业能成为世界第7大汽车集团吗?既然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有了宝贵的缓冲期,在走进2005年倒计时的时刻,如此巨大的战略性问题决不可以回避。

一个简单显而易见的事实却足以作出上面问题的注脚:今天,国际上新车型的开发--费用大,动辄数十亿美元;周期快,已快得不到三五年。以全国轿车总产量不足国外大公司一个车型的年产量,光是开发费用的分摊,就必然使中国的轿车的价格达到“天价”。国际竞争力无从谈起。应该说,中国汽车工业实际已经开始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开放取得的成果,人们已经说了很多;然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跨国公司也在把中国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大众公司为例,在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其战略布局是早就规划好的,中国只是其中一块战略要地。大众公司的车型已经占领中国轿车市场的60%,为在今后保持这一成果,大众在未来5年里预备向中国再投135亿元人民币;增加生产品种,除高、中档车外,还将在中国生产经济型轿车。中国汽车业正视这类事实,主动搭上国际大集团的“顺风车”不失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何况这辆“顺风车”,正是20年来巨额投入和市场出让换来的机会。一汽大众是中国一汽和德国大众共同经营的一个企业,合资公司的5气门发动机,生产纲领是27万台,将由大众在世界范围内安排配套,向大众公司返销发动机。这已经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出口创汇,而是实实在在地参与了全球化。

从这个例子看,中国汽车工业是能够参与全球化的,而且大有可为。问题倒是上海和一汽两家与大众公司合资的中国企业有没有继续各自为战的必要与可能。

在“生存还是死亡”的险恶的抉择面前,低层次价格战的烟火恐怕不是低层次的围观者能够煽呼起来的。不然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渴望享受轿车文明的中国消费者。

“战疫”之下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白皮书——长安福特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11月份还没过去一星期,整个汽车行业的舆论圈子俨然被知名车企重组、停摆、出售股权等新闻承包了。

1-4日,包括华晨、北汽、恒大、长江等在内的4家车企6次曝出不好的消息。

其中争议最多就是“恒大出售广汇股权”和“华晨或面司法重整”这两件事。

首先是“恒大平价卖了广汇”。

有行业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解读:出售广汇股权,除了恒大想要回笼现金转型到“三低一高”经营模式、聚焦核心业务(如新能源汽车研发及量产等)之外。

还有个原因:2年以来,广汇未能给予恒大太丰厚的回报。关于这一说法,后文将进行详细的数据说明。

其次是“华晨或面司法重整”。此前,一则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0亿元债券违约的消息传出引发舆论哗然。

11月2日,上交所对华晨汽车集团予以书面警示,随后便有消息透露,辽宁省正在考虑推动华晨汽车集团司法重整,以解决债务问题。

有媒体指出:如果剔除宝马带来的投资收益,华晨中国将连年亏损。

加上最近的“众泰宣布子公司无偿还能力、长江汽车破产、北汽蓝谷两大基地停摆、力帆破产并拍卖资产”等消息。

似乎验证了《汽车服务世界》此前的预言:2020年是汽车行业的生死年。

至少当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可能真的走到了生死路口,未来,3万家4S店的出路又将是何方?

2个月,20多家车企陷生存困境

把时钟拨回到一年前,有四家车企曾被曝“将破产、涉500亿坏账”,分别是: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

如今,力帆真的破产重组、猎豹工厂被确认收购、众泰全资子公司确认无法偿还债务。

华泰也在今年8月被曝所持股份被冻结3年且但仍在寻找自救方法,四家车企的现状实属不佳。

《汽车服务世界》统计发现:

2020年10月以后,有20多家车企陷入了“资金冻结、濒临破产、销量急剧下滑”等窘境,当中既有弱势车企岌岌可危,也有一些强势车企跌落神坛。

众泰:前三季度巨亏5.3亿元,基地停产/半停产

10月30日晚间,众泰汽车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巨亏5.3亿元。

同时,报告指出了众泰“资金短缺、银行逾期、再融资能力下降”以及“下属各基地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现状。

10月23日,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收到《民事裁定书》,全资子公司江南制造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现金流严重不足,且资产变现能力较弱,应认定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力帆:破产重组,拍卖资产却无人问津

10月29日晚,*ST力帆股份披露三季度报告称公司重整工作在正常推进中。

此外,力帆旗下的资产已经开始破产拍卖。

力帆子公司44台奔驰进口车出现在京东拍卖平台上,吸引1万多人围观,但由于没有买家出价,力帆已经下调近300万元进行第二次拍卖。

据了解,力帆汽车近一年的研发和销售业务,已经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北汽银翔、北汽幻速:双双进入破产程序

10月初,有媒体爆出,重庆破产法庭召开北汽银翔、重庆北汽幻速汽车销售公司破产重整两案竞争选任管理人听证会。

此前的8月4日,重庆破产法庭已经宣布,北汽银翔、重庆北汽幻速以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但公司具有重整挽救价值且重整具有可能性为由,向重庆破产法庭申请破产重整。

汉腾:深陷“欠薪停工门”,10月份3次成为被执行人

企查查显示,10月份以来,汉腾汽车连续3次成为被执行人,涉及金额近千万。

而在9月,汉腾汽车已经被曝出拖欠员工6~7月份工资、“高温”复工时间推迟、生产陷入停滞等负面新闻。

赛麟:几乎每天有“新增开庭/新增立案”,员工已集体离职

10月份以后的赛麟汽车,几乎每一天都有“新增开庭/新增立案”,可谓是在破产的边缘疯狂试探。

表面上还存在,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壳;在6月底公司的员工就已经集体离职了。

除了上述相对知名的企业,还有一些车企始终处于销量极少、名不见经传状态,开年以来销量几乎没过万。

包括北汽昌河、北汽蓝谷、比速、零跑、几何、前途、国机智骏、汉龙、雷丁、康迪、大乘等在内,经营状况实属不济。

其中前途汽车是这些不知名车企中风波较多的一员。

8月份,前途董事长在“欠薪、资金链紧张等”风波后对外发声: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还能再怎么样呢?前途没死,也不会死。”

最终结果如何无法预判,只能说大环境并不友好。

风雨飘摇的经销商集团

车企日子不好过,经销商集团自然受到影响。

这两天,大家热议度最高的可能就是恒大卖了广汇。宣布出售信息的次日中午,广汇宝信由涨9%转跌4%,中国恒大涨2.2%。

原因不难理解。2年前,恒大宣布入股广汇时,被行业人士视作强强联手,当时广汇旗下几家上市公司开盘后全部涨停。

而如今,从收益回报率来看,恒大收购广汇是门亏本的生意。

有人算了笔账:恒大收购广汇,两年共获益3.6亿,这笔金额看似不小,但折合才2.48%的收益,而恒大的资金成本不会低于20%。

作为如今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广汇在经销商群体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广汇汽车的经销商网点已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开设824个经营网点。

其中包含767家4S店,涉及超豪华及豪华品牌的4S店占比就达到30%左右。

但这样的广汇,却在疫情之后陷入了利润下滑的困局,整体状况也受到资本市场和汽车行业的共同关注。

业绩上,1-9月,广汇汽车的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下滑41.6%,与经销商经营状况直接挂钩的现金流更是连续三个季度为负。

此前,《汽车服务世界》也报道过,广汇汽车上半年的利润下滑超6成,是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团。

渠道上,1-9月,广汇汽车一共关闭了31家门店,新开了11家门店,集团门店规模减少了20家。

广汇的盈利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主营业务的整车销售板块,该板块1-9月在营收上占了8成,但毛利率仅为2.55%。

与此同时,广汇汽车的维修服务、佣金代理等业务,毛利率超50%,其中售后维修业务更是广汇唯一出现利润增长的业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汇的资金链问题自然受到关注。

10月,广汇汽车就被曝“资金链陷入紧张”,也有多个投资者针对“广汇汽车资金呈现持续流出状态”现象询问广汇汽车董秘。

关于公司股价、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广汇却并未给出回复。

但是,广汇汽车三季度的现金流持续出现70余亿元的“漏洞”也是基本事实,为了补充流动资金,广汇汽车控股股东还在9月质押了部分股权。

加上10月的时候正通、润东先后发布股权转让/冻结信息,这些经销商巨头的动向真实反映了经销商群体的经营压力开始加剧。

巨头们的资金压力都始终存在,非巨头的状况自然也不敢说好。

4S店:被骗or卖龙虾?这是一个问题

当卖车不再能获得高额利润已经成为现实的当下,4S店的日子不容易已经是基本事实。

此前,中国流通协会公布了3组数据体现了4S店的不易:上半年近八成4S店的新车销量处于下滑趋势;不到30%的4S店能盈利;有1019家4S店相继退网。

4S店经销商撑不下去退网、维权等新闻今年就没停过,上述出问题的车企几乎都被自己的经销商维过权,在此就不过多赘述。

我们来看另一群4S店经销商面临困境后的做法和遭遇。

有相关人士指出:下半年汽车市场增长乏力,厂家填补市场的预期不容易实现。

各家车企业绩止跌回升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家汽车经销商,背负着艰巨的任务,承受着巨大压力。

这种情况下,一些撑不住、想扩大盈利空间的4S店经销商,会选择跟非主机厂/车企进行合作等方式减轻自身的负担、增加自身的盈利空间。

但这种“没有车企和所属集团保护”的做法,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10月31日,浙样红TV报道:杭州多家宝马经销商与汽车代理公司合作,却被骗了上千万。

一位杭州萧山汽车城十多年开店经验的汽车经销商老板向媒体反映:自己与某汽车事务代理公司开展了业务合作,但从9月下旬开始,该公司老板突然失联、电话关机、办公室人去楼空。

媒体在访过程中,陆续发现有不少当地4S店经销商与车主均被该公司拖欠车款,金额高达1000多万元。

这些经销商之所以会受骗,原因很简单:

1、价格便宜:原价28万的宝马车,该代理商只卖26万,低于市场价的五六个点;

2、经销商想要获取更多利润,从该公司订车以后转卖可以赚取差价。

3、经销商会选择的汽车事务代理公司都会是熟人且有过业务往来,有一定信任基础。

上述报案的店主跟该公司老板认识了十多年,却还是被骗了。

事实上,车企与4S集团的每一次变动,对于最下游的4S店个体来说都是一次洗牌。

过程中他们要么紧跟上游的脚步走一步看一步、要么慌路求生找别的赚钱机会,有些4S店老板觉得自己救不了自己的汽车生意,干脆选择发展第二产业了。

在湖北有汽车经销商的投资人,一边开店卖车,一边开店卖小龙虾,卖小龙虾的利润比卖一年车的利润还高,这已经成为坊间“美谈”。

是循规蹈矩继续承压苦苦支撑?还是冒着风险跟“车圈的老朋友(汽车事务代理公司)合作”/亦或者发展自己的第二春卖个龙虾啥的?

这指不定会是未来3万家4S店老板隔三差五的灵魂拷问。

写在最后:

本文的出发点并非唱衰4S店,只是盘点4S店群体当下的真实境况。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文中并没有出现“4S店遇难了、独立售后能不能趁机获益”等相关言论。

原因很简单,今年4S店不好、独立售后也不算理想,只是行业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巨头整合的动作太多,导致大家的舆论焦点多放在了“强者正在如何越强”身上。

两个月前,汽车服务世界发过一篇文章《2020年二季度,近1.5万汽服店转让,实体店难在“实体”?》体现了汽服店现状,其中提到了一点:去年谁店多,谁光荣;今年谁店多,谁头大。

这其实表明:2020年,独立售后面临的窘境与车企、4S集团以及4S店群体是类似的。

动荡的时候,强者的抗风险能力虽然更强,但他们必须进行的转型动作可能也更慢。

小船怕风浪,大船难转弯。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车市发展的正常轨迹,让原本萧条的车市雪上加霜。疫情过后,中国的车市仍需要蓬勃的发展,而经销商则是车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有了经销商的冲锋陷阵,才会有汽车品牌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然而,疫情之下的汽车经销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资金压力如何解决,集客如何足量实现,销售任务如何完成,都成为当前困扰经销商最切实的问题。如今,在汽车行业销售的第一线,隐藏和暴露出的问题,都需要主机厂、媒体、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解决。

作为一家专业的汽车自媒体,我们希望看到车市的再度辉煌,为此,我们也愿意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于是,汽车自媒体集群鬼斗车联合车文轩、关东汽车网、六圈车、晓青车论坛、驭姐范儿、车闻知、爱车觉罗、龙车、北方车市、壹号车、哈尔滨购车指南、驾驭观、大旗侃车等东北三省四市自媒体平台共同推出了《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白皮书》系列报道,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专题系列报道让主机厂看到汽车经销商当前的真实处境,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此次《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白皮书》系列报道访到了长春市一家长安福特的4S店老总,出于隐私考虑,鬼哥仍旧用化名一丈青(扈三娘)来代替。

1、鬼斗车集群:2月10日贵公司是否已正式复工?目前售前及售后分别有多少人上班,与正常状态下相比差多少?现状如何,具体什么时候正式营业?

长安福特扈三娘:2月10日复工日当天公司没有正式营业;目前售前有2个人上班,售后有10个人上班,正常情况下店内应该有123个人上班;现在客流很少,根据目前疫情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无法确定什么时候可以正式营业。

2、鬼斗车集群:受疫情影响,贵品牌主机厂是否已推出针对经销商的应对措施?店内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店内员工上班以及进店看车和修车的消费者是否进行了有效防护?具体是怎么做的!

长安福特扈三娘:受疫情影响,长安福特推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店内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多卖一台车就多卖一台车,积极开展线上销售;具体的防护措施是店内做好每天至少三次全面消毒工作,工作人员佩戴好口罩,店内配备消毒专用箱,所有的消毒用具齐全,店内员工上班每天至少进行两次测温,做好备档和登记,进店客户也要做好量体温和登记工作。

3、鬼斗车集群:尽管去年2月是春节,但预计与去年同期比会相差多少?请介绍一下一周以来售前进店量以及售后营业额分别是多少?

长安福特扈三娘:福特今年2月会比去年销售台次少四分之三,服务产值也会少四分之三;一周以来销售总计卖了7台车,售后产值在15万元左右。

4、鬼斗车集群:2月份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什么,销售还是售后?产值与去年相比预计会差多少百分比?

长安福特扈三娘:销售和售后的影响都非常巨大;销售和售后的2月份产值相比去年预计至少会差80%左右。

5、鬼斗车集群:主机厂是否取消了2月份的考核指标?库存比大概是多少?与去年同期相比差多少百分比?如果3月份恢复考核指标是否能承受得了?

长安福特扈三娘:长安福特第一时间取消了2月份的考核指标;目前库存是120多台;3月份不考核。

6、鬼斗车集群:为应对当前局面,主机厂是否推出了经销商扶持政策?现在能否保证资金的最合理化运转?大概有多少车是以承兑汇票的形式进货?一个月的利息大概是多少?目前最困难的环节存在于哪里?

长安福特扈三娘:长安福特推出了相应的经销商扶持政策;目前还能保证资金的最合理化运转;目前店内没有以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进车,都是长安福特金融的融资车辆;一个月利息大概在5万元左右;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现金流的问题。

7、鬼斗车集群:鉴于目前这种状态,预计2月份会亏损多少钱?店面还能坚持多久?疫情如果持续3个月,最先凸显出的问题会在哪个环节?进车费用、房租还是人员开支。

长安福特扈三娘:鉴于当前的情况,预计2020年的2月份至少会亏损70万元左右;我们店肯定坚持不到三个月;如果疫情持续3个月,最突显的问题是人员开支问题。

8、鬼斗车集群:目前店内是否有因为疫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是否有员工返程自我隔离的情况?

长安福特扈三娘:这两种情况都有。

9、鬼斗车集群:疫情造成了进店客户的减少以及售后维修营业额的降低,请问此次疫情会给客户带来哪些行为的改变,应对客户的行为改变又做了哪些调整?例如:在线看车、网络销售以及直播卖车,目前网络销售所占比重多少?是否有针对现有车主的上门维修保养服务,比重是多少?

长安福特扈三娘:客户的行为可能会在一定的阶段发生改变;在线看车,网络销售及直播卖车的比例会有所增加;目前网络销售所占比重在60%以上;上门维修保养的服务也会增多,但是限于施工条件比重不会太大。

10、鬼斗车集群:为应对疫情造成的流动性降低,主机厂是否加大了在售车型的优惠力度?在商务政策上是否有补贴?

长安福特扈三娘:加大在售车型优惠力度以及商务政策补贴等这些事情长安福特都有做。

长安福特4S店总经理扈三娘寄语:希望疫情能够早些过去,尽管长安福特暂时面临销量低谷,但随着疫情的结束以及主机厂的重新布局,相信长安福特会迅速崛起,重拾往日辉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