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光汽车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测评

文章内容

小米汽车上市一周遭吐槽_小米汽车上市时间

tamoadmin 2024-08-13
1.董明珠30亿造车梦,全凉了2.小米电动车被吐槽,体验后你会购买吗?3.传小米12号创始员工已离职我认为这是一个事关人性,价值观的问题。1.炫耀性消费还是理性

1.董明珠30亿造车梦,全凉了

2.小米电动车被吐槽,体验后你会购买吗?

3.传小米12号创始员工已离职

小米汽车上市一周遭吐槽_小米汽车上市时间

我认为这是一个事关人性,价值观的问题。

1.炫耀性消费还是理性消费,低调性消费

2.你是一个包容性的,还是一个挑剔型/鸡蛋里挑骨头的人

3.你是一眼天下还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4.小米公司自己的很多特点决定了,喜欢它并不容易。

5.当然还有其它更多人性的点,也许我目前没有看到

一,先说炫耀性消费,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很多人,男的女的,自己拿LV的包,开奔驰的C,就瞧不起背不知名牌子的包的人,昂着头叫嚣当心我削你,你个开破***牌子车的人。这样的人很多,对吗?因此,拿着苹果的人,三星的人,就是看不起拿小米手机,魅族手机的人,balabala....你在乎吗?你是一个虚荣心爆棚的人吗?拿几乎几个月的工资买新款的苹果手机?吃泡面省钱买LV包包?当然,这不是大多数。我自己,特鄙视炫耀性消费,虚荣型消费,买了东西都是要给人看向世界宣告。我自己用的是小米10Pro的手机,12+512,而现在(2020年3月31日)一部二手iPhoneXS Max 256G是四千多不到五千块钱。所以,不要鄙视这个鄙视那个,另外,别欺少年穷。我想说的是,做自己,也没有必要迎合别人的喜好。我喜欢安卓,因为骚扰电话拦截,目前的手机号用了快15年了,垃圾电话太多了,而安卓就太省心了。另外,的确不喜欢苹果手机的刘海。IOS无敌于天下我承认,我用过4S,5,6,6SP。

二,我们身边有的人,包容性很高,对别人很柔和,自己生活平平淡淡,平淡的微笑,大家很喜欢,很容易和他们做朋友。而有的人,就是喜欢战斗,没事就喊起来了,甚至推推搡搡,叫嚣你脑子有病吧?和父母关系也不好,不能和父母好好说话,和身边人容易战斗,踏踏实实喜欢一个人,一个物品,太难。因为他们的毛病显而易见。没有设计感,品牌太low....以一个人的智商,谁挑不出一个品牌或者一个人10个甚至100个问题?

三,同上

四,小米的品牌调性,决定了很多事情。他所谓的极致性价比,就会导致刚刚发布时抢手,买到就是赚到。我在小米1发布前三个月,花6000元买了摩托罗拉M860,所谓的业界第一个双核1G手机,还有一个笔记本模样的底座。三个月后,小米发布了几乎同款硬件配置的小米1,你知道我当时想什么?哎,肠子悔青了。更让我肠子悔青的,是后来摩托几经转手被卖来卖去,这款手机的操作系统几乎就没有更新过,三个月后摄像头就坏了,换了一个新的,LED闪光点就不亮了。自此以后,手机失去了组织,没有更新没有的售后服务。后来我就说了,此生永不再买摩托罗拉。很多黄牛在网上加价手的机型,这的确让人愤怒。想买的人买不到,在淘宝上却一堆一堆的,可是都要加价。手机部件有缺陷,例如某代高通发热问题,工艺问题。平心而论,每一个手机品牌都有,要不然那么完美还要什么售后啊。小米的红米,之前是恶评的源泉,几百块的机器,你想体验能怎么样?品控能怎么样?可是为了市场份额....我很多次申请小米家宴,从来没有成功过,虽然家宴发生的地方离我家只有几公里;从来没有现场参加过小米的发布会;可是雷布斯实力宠粉的行为:49元包往返顺丰换电池,包含小米9,8,6等等等,你说它不香吗?小米10系列现在免费贴膜,虽然不值钱,但是你手机已经买了,小米已经没有义务免费给你贴膜了,不对吗?小米进入了很多个领域,树敌无数,也获得了很多的不喜欢。例如无人机,怎么和大疆比?比如扫地机器人,真的不如石头。小米进步的理由,是充电宝,拉高了行业的平均底限,至少现在没有冒伪劣的充电宝了吧?小米手机,至少带头消灭了山寨手机吧?苹果手机没有问题吗?轻易被弯折,iPhone4信号不好等等等等,旧款手机降频.....

好了,我来总结,这才是我想说的话。

我没有简单把人划阵营,说你用苹果就是虚荣,我没有那么狭隘。在一线城市很多人的收入一个月可以买好几部苹果旗舰顶配机。我也没有说买LV就是虚荣。我所指的是少部分人,用包包和车品牌定义你的存在价值,我想说这太扯淡了。另外,过你自己的人生,我管TM你喜欢还是反感,也许你的人生,是我所不齿的。朋友们,衷心希望你勇敢的活出自己的人生,健康,喜乐,有家人的陪伴和爱!

附图:一个小米用户对华为品牌衷心的祝福

谷歌虽有不作恶的文化,可惜已经是一个恶人,近期封杀猎豹全部APP,曾经热恋的人如今分道扬镳却没有沟通只有宣布!

董明珠30亿造车梦,全凉了

问题描述存在漏洞-雷军并非「会见」王传福

在小米集团官宣造车之后,一张有雷军和王传福(比亚迪集团创始人)的照片被大量转发;的解读存在错误,所谓的雷军会见王传福或王传福会见雷军都是错误的说法是,不过关于造车的内容交流肯定是存在的。

(由左至右)

这张照片汇聚了还新势力造车阵营的三大知名品牌,以及IT领域的“性价比杀手”小米,王传福则是传统新能源 汽车 阵营的代表人物;其次还有美团创始人王兴,万向集团的鲁伟鼎等,这些行业精英其实都是「华夏同学会」的“同学”,在长江商学院和中欧商学院有过学习经历的大佬们,自发组织了这个所谓的同学会。

华夏同学会不仅是精英层的交流平台,同时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比如慈善基金、抗震救灾、青年创业引导等,这个同学会似乎轻易不聚首,反之则必然会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

小米与比亚迪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作为资深的“米粉”要先吐槽一下雷军,MIX4真的是令人大失所望,智能家居产品的耗材成本着实偏高;不过系列电器的品质还是不错的,就像手机和MIUI系统一样没有令人失望。但是造 汽车 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虽然新能源 汽车 的核心三电技术都有成熟的供应商;然而车辆的平台开发、测试与验证,这套体系不是几亿或十几亿就能轻松搭建的。

而且从零起步的一切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初期的车辆很难理想的控制品质;但是新能源 汽车 行业已经趋于成熟,初期的产品不能达到稳定则会有很大概率被市场淘汰,那么如何才能“一步到位”呢?

「代工生产」是最佳方式,就像比亚迪或富士康给手机代工一样;这个模式曾经预测过必然会成为新势力品牌未来的生存基础,现在看来应当可以开始“启动”了。

弗迪系已经开启了多个平台的技术外供,也包括刀片电池、镍钴锰酸锂电池、MCU&IGBT芯片和电机;同时具备三电和芯片的研发生产能力,而且有系统的车辆碰撞、NVH与电磁实验室,再加上6-24通道的测试台架,通过这套系统打造出来的 汽车 只要舍得下本,那么品质就可以参考汉唐DM/EV了。

所以小米集团如果真的会选择比亚迪 汽车 代工,以小米的品牌人设加上比亚迪的技术品牌形象,两家企业打造出的“小米 汽车 ”的市场表现也许会超越诸多新势力品牌;甚至可能会超越五菱或长安的微型电动 汽车 ,成为真正的“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或“国民 汽车 ”。

理想小鹏与蔚来和比亚迪接触又能嗅到什么呢?

预测还是对于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的讨论,对于动力电池类型转变的分析吧。2021年1-2月的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增幅有多大?——超过2800%!镍钴锰、镍钴铝、钛酸锂等三元锂电池的淘汰也许是必然的结果,因为这些电池的制造成本很高,热稳定性表现又不如LFP磷酸铁锂电池,重点是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重合了三元锂。

那么这种制造成本可以半数甚至更大程度下探的电池,改变行业格局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弗迪电子的刀片电池在铁锂电池中的表现又非常好,系统能量密度能达到140-160WH/KG,穿刺短路、炉温与过充实验均为起火,安全性之高可见一斑;同时刀片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百万公里下降20%,至此各大车企都开始铁锂电池的转型了。

新势力品牌自然也不例外,这些品牌的车辆看似价格偏高,然而在交付量不够高、营销服务成本极高的前提下,单车利润其实是很不理想的;所以通过高性价比的刀片电池甚至整车平台来降低制造成本,这是不是个很不错的方案呢?如果说曾经因比亚迪也是主机厂而不适合选择该品牌的产品,那么在弗迪成为子公司后,这样的顾虑也就没有了。

结语:小米是个主攻高性价比的智能终端制造商,后期也在逐渐冲击高端市场;比亚迪在 汽车 领域也是这样的定位,只是高端车辆的定位基本接近IT领域的华为而已。

这两家企业真的有可能碰撞出火花,而且弗迪系未来应当会成为很多新势力品牌的代工厂;这样的合作既能保证新品牌车辆的品质,同时又能激活新势力企业的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的融合,未来的 汽车 可能会有很有“想象力”。

天和MCN授权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比亚迪的业务很多,不仅仅只是 汽车 ,还有电子厂还有 汽车 的电池技术都是非常厉害呀。所以能展开合作的机会很多,不一定就局限在了帮助小米来实现 汽车 产业的代加工!也许有深度的合作,当然让比亚迪给代加工 汽车 的可能性也还是非常大的,例如蔚来 汽车 找的就是江淮 汽车 方面给的生产加工!

但是按照小米的投入,我觉得小米可能更愿意选择自建工厂这条路; 因为在如今的新能源 汽车 当中,电动车生产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找传统车企代工,例如蔚来 汽车 就找江淮 汽车 代工生产;另一种则是自建工厂。

所以这个问题并不能一刀切就给找到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在小米的手机领域,已经有系列的手机在比亚迪代加工了,那么在手机产业或者更多智能产品让比亚迪给代加工电子产品,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也许小米如果着急造车上市,也许在基带的 汽车 方面会和比亚迪合作电池技术,这两年比亚迪在 汽车 领域的电池技术越来越成熟,例如刀片电池, 可以做的体积更小一点!

很显然早期的的新能源 汽车 ,由于加入了电池所以空间还是有所限制,特别是混动版本,占据的空间就更大了,而且 汽车 的体重也有所增加,这都是 汽车 产业面临的,而前辈累积的经验也能很好的解决这方面问题!虽然比亚迪在智能领域和华为的车载系统合作比较密切,华为的手机可以当做比亚迪的车钥匙!

应该会给比亚迪代工,而且找比亚迪代工才会更有前途,更有未来

这个可以的。

会的。油电混动

小米电动车被吐槽,体验后你会购买吗?

伯虎点睛: 雷军百亿造车“生生不息”,董明珠全押银隆“奄奄一息”。

上个月末,雷军在主题为“生生不息”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也要加入造车大军。紧接着滴滴、华为也各自宣布了自己的造车。

新能源造车就像是一个永远都不缺演员的大舞台。只有表演出色才能长久地赢得舞台的灯光和观众的掌声。在舞台的光亮之外,造车失利的企业只能待在阴影当中,甚至唏嘘离场。

董明珠,这个曾和雷军有着10亿赌约的“铁娘子”,也沦为了这偌大舞台的阴影当中苦苦挣扎的一份子。

她集资30亿元控股22.388%的银隆,已经经历了9次股权拍卖。在拍卖网展出的上千万股中,最终也只能售出7万股,即使股权均价从最初32元每股跌到27元每股,打八折也没有人买。

押上董明珠一生资产的银隆新能源目前正处在无人接盘的尴尬境地。

01

弃帅保车

众所周知董明珠是一个“铁娘子”,一次催债她硬是一个人死守40多天,最后熬到欠账人破功,才让她把货拉了回去。

董明珠一战成名,从此在格力站稳了脚跟。并且凭借着这股钢铁一般的执着和狠劲,她一路开挂,创造了格力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

“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遇到困难时,最难 的那条路,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然而,董明珠这种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狠劲,也被不少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强势,甚至在重大决策上也得不到理解。

从上任到被免职,董明珠在格力集团董事长这个位置上仅仅坐了4年。

2016年的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提出了格力要收购珠海银隆进攻新能源 汽车 板块。但这项提案立即遭到了格力其他中小股东们的集体反对,即使董明珠在会上威胁5年不发分红,也依旧没有改变股东们的意愿。

虽然格力最终无缘银隆,但董明珠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个人出资10亿元all in银隆,并且还拉上王健林、刘强东,三人集资30亿人民币买下了银隆22.388%的股份。

不过这个决定的代价,便是珠海国资委决定免去董明珠的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仅保留其作为格力电器公司的董事长。

在外人看来,董明珠这番操作无疑是在弃帅保车,一个相当于车企界18线小明星的银隆真的能担待得起这三位巨头跨界造车的厚望?

事实上,银隆的确没少让董明珠操心。

2017年末,银隆的高层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格力系人员逐步进入。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危机一直在滋生蔓延。2018 年初,银隆新能源被曝出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超过10亿元;2018年5月,银隆新能源的上市辅导终止,同时其河北武安工厂大面积减产;6月初,银隆新能源宣布裁员44%,人数达8000人;7月,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与业主方发生纠纷,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

银隆在得到这笔巨额的投资后,非但没有山鸡变凤凰,反而陷入了大股东互相内斗的局面。

之后,市场甚至一度传出董明珠退股银隆的消息,但都一一遭到了银隆的否认。所幸,在2019年中旬,银隆新能源终于推出了一款叫做“银隆艾菲”的新能源MPV,暂时堵住了外界对董明珠造车决心的质疑。

可惜的是,这款新能源MPV的面世虽然证明了董明珠能造车,但却不能证明她会造车。

据银隆方面介绍,这辆“银隆艾菲”的纯电续航为450km,支持2小时快充,慢充需要8小时。乍一听,这车似乎性能还不错。但是只要稍作对比即可发现,“银隆艾菲”居然和十年前的丰田埃尔法有90%的相似度。这就意味着, 董明珠立下豪言壮志要造的车其实是一辆套壳车

不仅如此,该车除了梅花型车标雷人之外,在电池方面用的是钛酸锂电池技术,虽然该技术具备充电快,寿命超长,安全性高的优点,但续航能力却比不过市场主流的磷酸锂电池。在相同重量的一块电池上,磷酸锂电池可以跑400公里,而银隆的钛酸锂电池可能不到200公里。因此银隆新能源其实更适合短途固定线路,而非乘用车市场。

然而董明珠直接将该车对标奥迪,打出了43万一辆的惊人价格。

2019年尚且还能卖出去2708辆,到了2020年,前八个月加起来的销量都不足600辆。

董明珠丢掉集团董事长的职位,狂砸30亿人民币造出的“银隆艾菲”,就这样成为了新能源 汽车 界的一个笑话。如今的银隆,也因为电池技术落后,订单骤减,面临工厂大面积停工的状态。

02

格力想做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这不是董明珠第一次为了拓展格力业务闹了笑话。

早在2014年,董明珠就宣布要造手机。经过一年多的招兵买马,在次年3月,格力手机正式面世。然而“空调老手”格力却在手机市场上表现得像一个只是来凑热闹的门外汉。

初代格力手机的配置一般,搭载高通骁龙4核处理器,售价1599元,其开机画面居然是董明珠,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吐槽,销量也是直接遇冷。

就在手机业务沉寂了几年后,格力又在去年推出了大松5G手机,让不少人惊呼:原来董明珠还没有放弃做手机!董明珠则表示格力一直坚守自主创造、自主研发、自己设计,只是需要时间,所以她从来没认为格力手机是失败的。

有人认为,格力“铁娘子”如此这般不务正业,无非是她好胜,想赢下2013年与雷军的那场10亿赌约。 但是伯虎 财经 却认为,董明珠实际上是想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当中掌握主动权。

眼看雷军在多元化布局,除了跨界造手机和造车外,董明珠也在积极布局格力的小家电市场。造手机是因为手机跟消费者接触最频繁,便于携带,能联网操控其他家电产品。而在家电产品赛道上,格力领跑大家电,小家电却一直忽略。因此,要想做成一套完整的格力生态系统,就必须保证每一环的产品都由格力掌控。

董明珠明白,如果格力只做空调的话,在市场的地位就会慢慢被边缘化,被迫接受其他占有核心位置的厂商的“安排”。

特别是在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以格力为首的家电行业已经迎来了天花板。即使是双11购物节,空调的整体业绩下滑高达40%。面对以空调为主营业务的格力,董明珠不得不急。

虽然小米在赌约期内的业绩还是比格力少了232亿人民币,但是就在赌约结束后的一年时间内,小米就完成了反超,总营业额突破2000亿人民币。根据小米的增长趋势,格力只会被越拉越远。

董明珠早就意识到, 如果再不让格力业务有所突破,未来将会成为时代的弃儿

无疑,在珠海银隆这件事上,董明珠的本意也是如此。

她以为,只要能在新能源造车上掺上一脚,格力就能以此找到突破口。只可惜,董明珠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其实并没有她表现出来得这么高,每一次都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什么火就做什么。早到跟着雷军做手机,晚到如今跟着华为造芯片。 总的来说,销售出身的董明珠,其实骨子里仍然是一个保守的传统制造业商人,甚至有人评价她是将才而非帅才。

03

造车不容易

从2015年开始,中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就进入了爆发期,而进入2017年后简直就是“井喷式”的增长。当前中国 汽车 行业年销量已经突破2800万辆,并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尤其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中国已成为市场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国家。这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放在了新能源 汽车 上。

但是跨界造车谈何容易?第一个成为炮灰的贾跃亭还在“下周回国”的路途上, 蒙上双眼豪赌式狂奔正是这些企业在新能源 汽车 赛道上最真实的写照

曾几何时,董明珠也多次炮轰贾跃亭造车,“贾跃亭一开始是不是想骗钱我不知道,但是结果就是这样”、“我相信帮贾跃亭的人太多太多,结果让太多人失望”。但当董明珠自己造车后,她也走上了一条同贾跃亭相似的老路,激进扩张的同时多线作战不够专注,选择造车的方向没错,但是发力点却用错了。

其实在格力之前,亦有不少家电企业看中 汽车 行业的高利润,纷纷涉足但最终黯然退出。新能源 汽车 产业虽然是当红炸子鸡, 但目前产业链尚未完善,如果用全包全揽这样的传统制造业的方式造车,势必会超出企业自身的能力,从而拖累原有的产业

虽然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基本铺就了一张宏伟蓝图,但是其操作系统、芯片、电池寿命以及续航时间却还是横在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为何同样是宣布造车,雷军赢得的呼声却比董明珠要好呢? 实际上,雷军和董明珠当年对赌的并不是表面的10亿,而是互联网制造思维和传统制造业思维的对决。 而在这场对决当中,人们看到的更多是互联网制造思维的可能性。

小米的互联网模式,最重要的是轻资产,用代工模式。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新能源 汽车 除了“车”本身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当成一个高 科技 电子产品。而要研发一套自主的智能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显然并非易事。

伯虎 财经 认为,相比于亲自上跑道,家电企业可以当参赛选手的后勤部队,放弃整车生产,与成熟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合作形成供应链的一环,如松下之于特斯拉。 董明珠可以集中精力让银隆研发生产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或许还能和雷军的小米 汽车 合作一把。

参考消息:

1. PCB资讯:董明珠做手机成功了吗?

2. 雷 科技 :董明珠做手机真成了?格力手机 2 卖了几十万台,还将推骁龙 835 款

3. 企业文化评论:格力业绩下滑,营收暴跌442亿,董**还能任性多久?

传小米12号创始员工已离职

生态,手机进入平民时代。今天高价手机是谁带来的,我们的骄傲,华为!由于华为的高价格,性价比的王小米(Xiaomi)敢于成为数千人付费会员,普通会员和会员和按需会员的差别待遇,前线收获乐视体育,音乐生态链(以手机为核心的物联网原型)电动汽车(虽然还没有在线)贾老板不是比现在的成功者跑得快吗?

虽然中国主导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但国内电动汽车的价格仍然很贵。特别是品质好的品牌车型,价格比汽油板还要贵。小米汽车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将能够找到自己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也许很多人觉得小米不能进入电动汽车领域。因为电动汽车的水太深,没有国家政策支持就没有出路。毕竟,现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特斯拉等大型工厂在国内已经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小米现在也只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后起之秀。

小米造车对现在的小米发展没有好处,可能会连续陷入亏损的大坑。电动车是一个听起来很美,很难做到的产业。特斯拉亏损10年后开始盈利,蔚来依然处于巨额亏损。小米作为新的入境者,唯一可以走的路仍然是代理品牌,很难拥有价格优势和产品优势。所以小米造车也不是聪明的选择。也可能是不复存在的开始!小米造车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性价比还是便宜?系统没有优势吧?核心还是自动驾驶系统。否则就是组装厂。

驾驶纯电动车的车主不仅害怕高速公路上电力不足,还害怕打开后面的车辆窗户骂人。由于这种情况,一些急需汽车的车主不敢买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短,不能长途运行,每天还要充电几次。国内的纯电动车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力控制系统,但不太智能。尤其是道路状态变得复杂时,电力控制系统不能有效地分配电力,通过AI进行更细致的计算优化,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传小米12号创始员工已离职

 传小米12号创始员工已离职,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6日,短短的12年时间里,旗下的数码产品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备受欢迎,传小米12号创始员工已离职。

 传小米12号创始员工已离职1

 小米创始团队成员、原小米技术委员会副兼秘书长李伟星离职。

 李伟星是小米的12号员工,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当天,与雷军一起喝小米粥的13人中,李伟星就在此列。他早期曾负责MIUI开发,后调任技术委员会。

 这13人中,有4名为联合创始人,另外9人为创始团队成员。李伟星是9人中首位离开者,其它8位目前仍在职。

 另外,小米当前正陷入裁员风波,脉脉上有消息称小米裁员10%。有内部员工向新浪科技透露,小米在2021年绩效评分中,强制所有部门必须有10%的员工绩效为C,而两次绩效为C,就会被劝退。

 针对裁员传闻,小米方面向媒体予以否认,称创业至今未出现过裁员情况,目前仍在招募人才。

  从核心到边缘再到虚职?

 创业喝小米粥的故事,一直被雷军津津乐道。

 2010年4月6日,雷军和12名创始员工在保福寺桥银谷大厦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小米公司正式成立。

 在上述创始团队成员的合影中,既有林斌、黎万强和黄江吉等联合创始人,也有李伟星、孙鹏等早期初创员工。

 李伟星从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微软工作了数年,从事Windows Phone软件研发。加入小米也是经其在微软的领导林斌引荐,与雷军见面聊了之后,他决定跟随雷军降薪创业。

 李伟星是小米早期MIUI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成员,后来升任MIUI副总裁。其相对正式的走向前台是在小米上市后的首次架构调整中。

 2018年9月,雷军在内部邮件宣布了小米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这是小米上市之后的首次重大调整,也是小米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变革。

 这场架构调整涉及到了上上下下多位联合创始人和中高层。一方面新设集团参谋部和集团组织部,进一步增强总部管理职能;另一方面改组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等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一大批80后年轻高管走上前台。

 李伟星便是其中被提拔的年轻高管之一。当时小米组建了四个互联网业务部,其中互联网一部负责MIUI核心体验,李伟星担任总经理,并且向CEO雷军直接汇报。

 不过此后,小米在互联网业务部的架构上进行了多次调整,李伟星也逐渐从MIUI的核心管理层中淡出。

 2019年2月,李伟星被任命为互联网四部总经理,主要负责电视版MIUI等。而互联网一部总经理由金凡担任,两人均向CEO汇报;2020年12月,小米将多个独立的互联网业务部整合,新成立软件与体验部、互联网业务部、业务中台部三个一级部门,分别由金凡、马骥、仇睿恒为部门总经理,直接向CEO雷军汇报;在2021年11月的架构调整中,软件与体验部和手机部系统软件部合并为手机部软件部,IoT平台部并入手机部软件部,金凡担任手机部软件部总经理。

 而李伟星则在2020年MIUI互联网业务部门大整合之后,被调任技术委员会,担任技术委员会副兼秘书长,转向技术委员会(先为崔宝秋,现为叶航军)汇报。

 而目前,李伟星已经离开了小米,具体离职原因未知。一位小米员工对此评价称,‘技术委员会副有点像是一个虚职,不过作为创始团队成员,想必他早已经财务自由了。’

 李伟星的个人微博曾在负责MIUI时与用户沟通极为活跃,而在2020年初便停止了更新。在2019年4月小米成立九周年时,他还发布了一条微博感慨:‘当初加入小米,我真没想到小米需要克服那么多困难,没想到小米会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也没想到我会坚持这么长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小米的上市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初与雷军一起喝小米粥的创始团队成员在职的正在减少。当时喝小米粥的13人中,除了雷军、林斌、黎万强和黄江吉4名联合创始人,还有李伟星、孙鹏、范典、刘新宇、王海洲、李明、屈恒、秦智帆和管颖智这9名创始团队成员。

 其中,联合创始人黄江吉(4号员工)于2018年离职,联合创始人黎万强(3号员工)于2019年离职;9名创始团队成员中,李伟星是首位离开小米的.,其它8位目前仍在小米各个岗位任职。

  10%员工被强制打C?

 实际上,李伟星的离职也恰逢小米多个业务部门大调整之际。

 2021年11月,小米在内部宣布,旗下独立电商平台小米有品将与小米中国区零售业务整合。小米方面表示,并入中国区后,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将继续分别服务不同的消费人群,其业务形态和受众并无变化。

 但合并之后便是变化发生。今年1月,小米有品旗下的有品有鱼宣布,因业务调整,有品有鱼将于3月终止运营。除了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小米的多个业务部门在2021年底进行了整合。

 一位小米内部员工向新浪科技表示,他在2021年底时就听说了会有裁员的内部消息。‘整合之后,一些职能人员的重合,以及业务方向的调整都在所难免。’

 据新浪科技了解,小米的绩效分为S、A、B、C四个等级。该员工透露,在春节前的绩效打分中,公司通知所有部门强制必须有10%的员工绩效为C,而两次绩效为C,就会被劝退。与往年还有不同的是,之前可以让已经离职或者即将离职的员工背下绩效C,而这次不再允许如此操作。

 而除了内部整合的原因,另一位小米员工认为,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小米即使真的裁员也容易理解。在春节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曾有高层对2022年的预判是‘做好过冬准备’。该高层称,小米在外部面临着地缘政治、政策监管、行业竞争等压力,同时在主营业务和新业务的发展上也面临着不确定性。

 所谓主营业务便是小米的手机业务。当前小米正在大力推进其手机的高端化,雷军提出了对标苹果,三年全球第一以及三年国产高端第一的目标。不过上述员工认为,小米要在高端市场对标苹果,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IDC数据来看,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小米以14.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苹果则以17.4%位居第二,不过第四季度苹果的表现不错,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从国内的情况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以20.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小米则为第五。

 在新业务上,主要是2021年立项的小米汽车业务,雷军给出了2024年量产的目标。小米员工向新浪科技透露,原以为小米汽车会大量使用小米现有的技术,但实际上并不是。比如汽车的智能语音系统,小米已经拥有自己的小爱同学,而汽车部门也在研发自己的产品。‘搞内部竞争,谁做的好,用谁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小米汽车业务正处于起步和投入期,并且是直接全资设立在小米旗下,这无疑将可能对小米的财务数据带来压力。员工们猜测,出于产品研发和财务数据等因素,小米汽车业务未来或将独立发展。

 传小米12号创始员工已离职2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6日,短短的12年时间里,旗下的数码产品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备受欢迎,也成为了米粉心中“最有温度的互联网企业”。虽然小米的事业在蒸蒸日上,但也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2月16日,CNMO获悉,小米创始团队成员、原小米技术委员会副兼秘书长李伟星离职。

 据悉,李伟星是小米的12号员工,早期曾负责MIUI开发,后调任技术委员会,在小米公司成立时与雷军一起喝小米粥,也算是“小米粥之交”。在小米公司成立时,共有13人与雷军一起喝过小米粥,共4名联合创始人和9人创始团队成员,李伟星是创始团队的首位离开者。

 在业内传出李伟星离职之前,小米曾陷入裁员风波。前不久,有传闻称小米裁员10%,HR已经开始约谈。

 对此,小米方面回应媒体称,小米创业至今尚未出现过裁员的情况,而且目前小米有超过4000个热门岗位依然在广纳贤才。

 传小米12号创始员工已离职3

 据新浪科技,小米创始团队成员、原小米技术委员会副兼秘书长李伟星离职。据了解,李伟星是小米的12号员工,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当天,与雷军一起喝小米粥的13人中,李伟星就在此列。他早期曾负责MIUI开发,后调任技术委员会。

 目前,李伟星已经离开了小米,具体离职原因未知。

 当时喝小米粥的13人中,除了雷军、林斌、黎万强和黄江吉4名联合创始人,还有李伟星、孙鹏、范典、刘新宇、王海洲、李明、屈恒、秦智帆和管颖智这9名创始团队成员。

 这13人中,有4名为联合创始人,另外9人为创始团队成员。李伟星早期负责小米手机的MIUI开发工作,后调任技术委员会。目前,网传李伟星已经离开小米,具体离职原因未知,小米官方也尚未给出相应回应。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小米的上市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初与雷军一起喝小米粥的创始团队成员在职的正在减少。而此前闹的沸沸扬扬的小米大批裁员或许也和创始员工离职有关。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啊。

 此前,有传闻称小米裁员 10%,HR 已经开始约谈。在此传闻之前已经有小米员工在网上吐槽,企业年终考核强制将绩效分为 C 的比例,设为强制性的 10% 的消息。

 对此,小米回应称,创业至今尚未出现过裁员的情况,而且目前小米有超过 4000 个热门岗位依然在广纳贤才,小米欢迎优秀人才的加入。

 不仅如此,此前小米的离职老员工近日还收到短信消息称小米的大门永远敞开,欢迎重新加入小米一起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