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光汽车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经典车型

文章内容

想买小米汽车还是想买宝马汽车好呢_想买小米汽车还是想买宝马汽车好

tamoadmin 2024-09-08
1.小米宣布进入造车行业,你会对它有所期待吗?2.小米做电动汽车的优势在哪里?2023年值得期待的七款车小米汽车亮相倒计时小米从小米宣布进入汽车行业的那天,它的

1.小米宣布进入造车行业,你会对它有所期待吗?

2.小米做电动汽车的优势在哪里?

想买小米汽车还是想买宝马汽车好呢_想买小米汽车还是想买宝马汽车好

2023年值得期待的七款车小米汽车亮相倒计时

小米

从小米宣布进入汽车行业的那天,它的每一个动态都受到业内外的关注。当然消费者最在意的还是小米汽车什么时候能和大家正式见面。从小米公布的前瞻图来看,预计是2024年正式量产交付,但是显然2023年这款车一定会有预售消息,我们不妨小小的期待一下。

目前不少关于小米汽车的资讯,比如将推出纯电动双电机+四驱的动力总成,百公里加速在4.5S上下,综合续航里程在700km左右。展现出来的是20万+级别的电动汽车配置,而且作为手机行业的领跑者之一,小米在智能化和科技化方面的配置表现也同样不落下风,将会搭载L2级别的驾驶系统。还有各种便捷配置,例如无线充电、全车触摸屏和自动泊车等等,提升用车体验,带来越级别的实力表现。当然最关键的是,小米汽车的售价必定会是门槛不高。这才符合小米一贯性价比的路线,且才能助力小米汽车更好地打开市场,站稳脚跟。

华为星途E0Y

现在你可以看到很多国产品牌都纷纷和华为签署合作协议,试图抱紧大腿,打造更出色的车机系统,靠华为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销量。

星途子品牌也将和华为推出合作车型。这已经是奇瑞第四次尝试高端化布局了,希望这次有华为品牌的加持,能够给星途品牌注入那么一丝活力。

尤其是贯穿式大灯和尾灯布局,以及夸张的进气孔设计,封闭式前脸等元素,将科技感和时尚感气息拉满,有点高端电动车的意思了。像是百公里加速3s,以及可旋转座椅还有L3级别主动驾驶、CDC主动空气悬挂等配置。

法拉利首款SUV

法拉利+首款+SUV这三个标签加持,就足以占据一天的头条。毕竟这可是法拉利,它的每一个动态都备受车迷关注。而且它的首款SUV,可想而知将会是一个性能爆表的产品。

或许我们应该叫它Purosangue,目前预告图已经公布,新车也将于9.14发布,但是正式交付要在2023年。法拉利称它为FUV,可以看到它的设计的确是有区别于现如今的车型,车身矮趴,跨界风格浓郁,肌肉感力量感十足的车身线条,凸显它非凡的动力性能。溜背设计配合Roma同款3.9T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6.5L V12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8速双离合变速箱和四驱系统,性能爆表。

雷克萨斯LBX

雷克萨斯品牌也是车市的热门,雷克萨斯ES车型在豪华市场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据悉品牌将推出一款定位低于UX的新车,代号LBX,作为品牌入门级产品,满足更多需求。车长将在4200mm左右,预计2023年6月上市。

依旧用了家族式纺锤前脸,但是尺寸更大,造型更加夸张个性。犀利的头灯和饱满的车身设计,凸显运动感,造型神似YARIS Cross车型,搭载混合动力总成,1.5L三缸发动机和电动机组合,配E-CVT无级变速箱,还有四驱版本选择。

大众途观

看了不少新车,再来看看我们买得起的,比如大众途观。这款车可以说都不陌生,在2023年也将迎来新款,从路透图来看,造型和风格也有明显的改变。

大众家族式前脸得到了优化和提升,融入了大尺寸黑色贯穿中网设计,运动感更加强烈。车身较现款车型来看更加矮趴,对运动氛围营造效果明显,整车更加时尚精致,符合主流受众审美。轴距也是有所加长,提升乘坐舒适度。还将配备全液晶仪表盘和大尺寸中控屏,凸显科技感。

长安深蓝C673

长安深蓝第一款轿车SL03的成功是肉眼可见的,从外观设计到身份定位,都是颠覆传统的,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选择。而显然深蓝不满足于一款产品,首款SUV也将和消费者见面。

造型和设计语言和SL03极为相似,这套设计语言放在SUV车型上也同样适配,车身矮趴,线条凌厉,略溜背造型设计,保证后配空间的同时,也营造了更出色的运动感。悬浮式设计,熏黑处理的车柱,上扬立体的腰线,都是流行元素叠加,更对年轻消费者胃口。基于EPA1平台打造而来,也会提供纯电和增程式以及氢电版车型,考虑到SUV车型溢价因素影响,售价可能要高于SL03,预计将于2023年亮相,我们就一起期待吧!

劳斯莱斯闪灵

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劳斯莱斯也有大动作,将带来品牌成立一百多年来,第一款纯电动车型,名为闪灵。

定位双门纯电动轿跑,基于劳斯莱斯专属架构打造,双开门布局和溜背造型设计,更好地凸显了运动感和时尚氛围,整车大气厚重有力量感。矮趴的车身和低风阻造型的轮毂,更好地凸显战斗气息。伪装不少,但帕特农神庙格栅轮廓清晰可辨。内饰从曝光的谍照来看,和现有车型布局差别不大,贯穿设计两个屏幕尺寸不小,科技感浓厚。将搭载宝马的iDrive 8车机系统,或将用双电机布局,据悉马力或超600Ps,魔毯悬架也不会缺席,买不起但是可以看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米宣布进入造车行业,你会对它有所期待吗?

华为汽车业务巨震,一张限制余承东的大网,缓缓展开。

事实上,坊间早有传闻,关于造不造车,华为内部存在着2种声音。而随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的离职,以余承东为首的“造车派”,就此占据了上风,春风得意马蹄疾。

紧接着,AITO问界改成华为问界宣传,智选车模式四处“攻略”,将江淮、奇瑞等车企也收入囊中。只不过谁也没能想到,广汽埃安的“降级合作”,竟然成为了华为汽车业务“改变方向”的导火线。

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了《第六届董事会第35次会议决议公告》,表示审议通过了《关于广汽埃安 AH8 项目变更的议案》,同意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的“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

据称,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广汽埃安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但这种合作伙伴发展战略大方向的改变,对于华为来说,却代表着另外一层意味——广汽的防备心,更深了。

对此,余承东在日前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如是表述道:

因为华为仍然是一家被制裁的公司,在被制裁的情况下,欧美日的企业,很难选择华为作为主力的智能化供应商。新势力车企,有自己的追求,为了市值,为了自己的控制点,也不会选择华为。传统的车企当中,如果怕失去灵魂,也不会选择华为。

根据华为2022年财报,2022年华为在汽车业务相关的研发支出超103亿元,业务间接涉及人员超万人。然而在收入方面,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营收仅为20.77亿元,占总营收的0.3%。

显而易见,华为汽车业务的投入产出比已经严重失衡。

也正是因为这样,余承东才会说,“如果没有大量使用华为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车大量销售,就不能商业变现,就无法实现商业闭环。”。而这一点,也是余承东坚定智选车模式的原因所在。

此时的华为,像是被行业形势逼上了造车之路。而华为的高层们,却更像是在逼着余承东“放弃”,以遏制住其疯狂生长的野心。

毫无疑问,任老再次签订的那份5年内不造车的文件,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据悉,该文件不仅重申了“华为不造车”的决定,更是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也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的字样。

胳膊拧不过大腿,“华为问界”胎死腹中,余承东的生态联盟也就此被打乱。更有甚嚣尘上,余承东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华为汽车业务的“罪人”,喊打。

对此,坊间借题发挥的传闻很多,或是“华为接班人”的阴谋论,称余承东功高震主;亦或是,华为余承东即将赴小米汽车任职,另投明主……

小米汽车,缺个余承东?

4月初,坊间传闻,小米汽车和很多vc、猎头都在频繁接触会面余承东,似乎是看到此时余承东的不如意,并相信其“单干”也能撑起一片天,想要推波助澜一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个人看来,余承东跳槽小米的概率,或许真的没有那么大。而且不久前,小米集团也对外回应称,这些都是胡编乱造的消息,消息不实。

常言道,天时地利人和,是成事之本。如果真的像传闻中那样,雷军接触余承东,试图引进这一“大鳄”,那一山总难容二虎,雷军亲自带队造车、赌上下半生声誉的说法,也就付诸东流了。

而且从目前小米汽车的团队来看,其主要成员以公司“老人”为主。

尽管小米也引进了原宝马i品牌外观设计师李田原、原北汽极狐总裁于立国、以及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等外来行业人士,但总的***员框架,还是一群“老兄弟”在发挥作用。

当然,原上汽通用五菱事业部副总经理,后负责小米汽车营销业务,前段时间又因个人和家庭原因离职的周钘,却也是另外一个鲜明的例子。

有小米内部员工透露,周钘与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融合得并不好,营销理念、造车理念有所偏差。但无论哪种说法,如何打好营销第一战,对于小米汽车这样的后来者,永远是重中之重。

蔚来、理想、小鹏的例子表明,营销方式、市场声量的把握,与之后的销量往往会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甚至稍有不慎,就会摔一个大跟头,就像小鹏一样,自G9失利之后,到现在都没有缓过劲儿来。

必须承认的是,如今的时代里,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如果试图“乱拳打死老师傅”,像之前小米汽车自曝设计图的操作,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至少在小米汽车想走高端市场的情况下,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所以,小米汽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或者是小米汽车需要余承东吗?

退一步讲,如果雷军依旧坚定带队,那么小米汽车并没有余承东合适的位置。相反,如果雷军还有其它伟大事业,比如Chatgpt等AI大潮流,那么放权给余承东,也并无不可。毕竟,能够撑起汽车这一大业务,且具备自我魅力的领导,并没有太多。

以价值为王,而非价格

2023年开年,特斯拉、比亚迪掀起了汽车价格战的序幕。而在这场大战之中,除了市场份额的争夺之外,必须承认的一点在于,所谓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

市场舆论和行业大势的双重冲击下,小米汽车肯定会受到影响,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的是,作为依旧没有实车亮相的造车势力,小米汽车避开了动力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环境,以及本次价格战的市场份额争夺。但同样是这个原因 ,后发力的小米汽车,会迎来更为深刻的“价值战”。

不同角度来看,小米汽车拥有2方面的价值:品牌价值与产品价值。

首先,直言不讳地讲,关于小米汽车的品牌价值,大部分由小米集团赋予。而在这一点上,可以从3点表述:

其一,小米生态的加持。小米汽车的加入,可以给予消费者AIoT的闭环体验。如此场景端的完善,将会带来体验上的提升,而这也是车企造手机,手机厂商造车的一大正向。

其二,小米销售网络的加持。类似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销售方式,与小米销售网络的融合,将为小米汽车的销售带来足够多的窗口。

其三,小米技术的加持。多年互联网技术的积累,不仅会给小米汽车带来不同于传统车企的思维模式,更能在产品功能定义等方面,提高效率。

而后,是关于小米汽车的产品价值。

因为没有官方的具体产品信息披露,这一方面并不好过于武断地衡量。但根据此前晚点所曝光的产品点:小米汽车首款车为中型溜背式轿车,内部代号Modena (摩德纳),有2个方案,一个版本26万~30万元价格区间,另一个版本在35万元以上。

最新爆料显示,小米汽车依旧分为2款,一款配备92度电池,续航766公里;另一款配备120度电池,续航1036公里。自动驾驶方面自研,座舱芯片用高通8295,前后3颗激光雷达,售价29.99万~36.99万元。

如此来看,小米汽车冲击高端市场之心不死,但贵也是真的有些离谱。

不难预见的是,如果相关爆料为真,那么将时间推迟到明年小米汽车正式上市,其高昂的价格,必将引起整个市场的轩然大波。

而这里必须明确的一点在于,价格高不代表品牌价值、产品价值充足。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经济大环境的疲软,各种负面因素的加持下,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将会如无源之水一般,不得长久。更何况,与华为相比,小米也确实弱上一筹。

而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品牌价值、产品价值的不足,才引得坊间风言风语,进而传出余承东即将加盟小米汽车的消息。再加上如今小米汽车小动作不断,如此慌张的根源,除了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之外,更多的也还是其本身“价值”的不够出彩。

毫无疑问,以后的路会愈加艰难。至于雷军是否会和余承东一样,遇到如今进退两难的情况,不妨用时间来验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米做电动汽车的优势在哪里?

小米宣布进入造车行业,你会对它有所期待吗?

新能源大方向不变

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就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决心,而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还比较小,2020年汽总销量250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只占了136万辆,因此新能源市场潜力非常大。另外2020年底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显示,虽然当前新能源汽车蛋糕比较小,但在迅速增长变大:

1.小米的战略司机。它不仅是小米集团的业务转型的需求,而且也是小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创造一切聪明的生态。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基本稳定,国际业务是富有成效的,未来的业务形式应该关注充血。

2.雷军的敏锐感。雷军是对趋势非常敏感的人。他在移动互联网中抓住了三个巨大的风港:智能手机(小米手机),互联网旅行(早期小米司机,后来它的演变方向是一个下降),即时消息(MI聊天,虽然有损失与微信的竞争,促进即时通讯仍然是巨大的。Radijun掌舵的一直参与了魏小鹏的投资,这已经与汽车行业联系。

3。出现行业原型。特斯拉,魏,小鹏等一直走到智能电动车的道路,问题几乎是一样的。电池技术,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有新的突破,部分部分零件低于去年,而且供应链更成熟,行业人才储备更多。更重要的是,在国家战略下,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是非常肯定的。总体而言,目前的小米集团是稳定的,风险汽车较低,一切顺利都是合适的机会。什么是小米?

1.优秀的企业家精神,RADI,以及雷军之间的许多企业家精神。公司成立或帮助公司与小米,金山软件和首都等公司。集成了硬件和软件以创造生态成功经验。

如小米,数百家公司在小米生态链。

3.更深入的互联网思维。雷军多年前举起了互联网内核:焦点,终极,声誉,快。与传统汽车公司相比,对互联网和用户的深刻理解是雷军进入汽车行业的武器。

4.汽车工业合作伙伴。雷君的隐藏公民投资在首都,萧鹏等。何小鹏也以雷军为一个创业导师,现在导师想去船,你能总是欢迎吗?就像圈子里的人一样,你必须制作这款新能源汽车。

2.生产资格。表面上有小鹏,武汉和东风并不是不可能的。

小米的经营现金流量238亿(已发行21年报告),资本等资本支持。小米还有什么缺乏?

.小米生态链,准确判断用户需求。随着用户需求的精确判断,基本产品是爆炸。

.自16年以来,小米高度专注于现金流量管理,19年汽车工业人才。每个人的简历都可以准备好,加上永恒,吉奇(百度和吉利),以及华为的未来,汽车行业在两三年内仍有许多商机。但是有更困惑的,朋友注意到哪里是坑,金坑在哪里。

小爱同学&智能家居等联动

其实小爱同学已经在理想汽车上有过实践了,只不过仅仅是小爱同学语音系统。而小米在iot领域有着较多的积累和产品,我个人也是小米智能家居的深度用户

小米在2011年前和之后患有互联网思维的用户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案例,所以我担心目前传统汽车公司的情况。小米在汽车中没有经验,但他们对用户的理解,的整合,渴望的效率,是传统汽车企业,面对未来的硬件,软件和未来依赖巨大的交通入口来获取互联网服务模式,他们不会无动于衷。可以说,它不适合他们制作跨境,但汽车应该通过所有界限的所有事物都通过。

目前小米造车的消息,冲上了头条,具体是真是,我们还得等小米的官方发布,不过这个消息迅速冲上了头条,对于很多汽车业内人士也是十分的好奇,小米造车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小米造车会成功吗?

那么作为一个有着汽车行业十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士来说,我个人认为十米造车的成功率很高的,而且是信心十足。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资金层面上完全没有问题。小米作为国内的互联网科技巨头,百亿企业,资金有很大的优势。作为造车的入门费用需要10-15亿人民币(建设厂房,招聘人员,搭建供应链,销售网络等),对于大型的科技巨头互联网企业,这十几亿真的不算什么。另外,如果是资本的介入,更会水涨船高。

第二,汽车人才的建设和招聘。作为互联网企业造车,就需要招聘汽车的专业人才,这一点也是难度不大的。因为我国早已经是全球的汽车产销大国,国内的汽车人才非常多,而且专业,广泛的分布在各个领域,包括汽车造型设计,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整车性能验证,实验等,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等,每个领悟都有着专业的人才。另外,很多欧美的国外汽车专家也早已经扎根在中国工作,致力于汽车领悟的发展,很多宝马,奔驰,奥地的设计师也更多的跳槽投入到自主品牌的建设中去,因此搭配猎头公司的招聘,一定会搭建起来专业的汽车人才团队。

第三,国内的汽车生态圈,供应链体系全球第一。我国作为全球的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生态圈早已经非常完善,汽车发展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电动汽车。而且汽车的供应链体系非常的完善,对于汽车的任何一个零部件,在国内都能找到很多企业供应商可以来做。无论是底盘件,金属零部件,还是内外饰零件,难度都不大,而且近几年,国内的模具速度发展非常快,新材料,铝合金材料的开发速度也很快,这就导致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快速的开发出模具和零部件,并且零部件的DVP试验验证也很专业。

第四,民营企业的初创精神,会加速企业和项目的成功。小米作为优秀的大型科技民营企业,有着创业的干劲和初心,这一点和特斯拉很相似,据说雷军会亲自带对这个造车的项目,我相信一定会大获成功的。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外企,民营企业的打法更加的灵活,效率会更高。

我们坚信,小米的造车一定会给国人带来惊喜,同样会带来惊人的效率。我们期待小米汽车上市的那一天。

小米集团百亿重资转型造车·自信来自哪?

关于IT领域巨头造车的总是热度很高,似乎此类企业打造的 汽车 总会引领车辆的智能变革;在“功能机”的车辆已经逐渐失去吸引力的阶段中,如果能实现 汽车 的物联网接入则必然带来用车体验的颠覆性升级。

这样的观点理论上是对的,只是曾经尚不具备操作的理想模式;而且因车补的问题又带来“骗补”,结果造成了未来前景很广阔的模式被整变味了。不过在车补接近尾声的阶段中,“手机模式造车”已经可以开始布局了,比如「小米 汽车 」。

两个模式

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中,可以说绝大多数品牌都是用第一种模式;因为设备的代工生产模式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从芯片和屏幕到其他硬件都有完善的供应商体系。可以说作为手机制造商没有理由再自行研发硬件,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制造成本只可能会更高!

除非受到技术封锁,此时才会有华为、比亚迪、紫光锐展这类不惜成本也要自主研发的企业。

选择手机或其他设备时只需要看硬件的品牌(供应商),代工厂就那么几家,实际产品品控水平已经没有多大的差异;那么最终决定设备体验差异的核心因素,似乎就是系统生态的使用体验了吧。

这就是手机领域的运营模式,需要做的只是的开发系统;小米手机的成功正是基于MIUI系统,不能否认这套系统的使用体验还是挺不错的——设想一下,如果某款 汽车 使用MIUI系统,车辆、手机、米家的一系列设备均介入物联网,至此车辆可以完成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驾驶与多媒体 ,而是能够以大数据为基础实现万物互联,在物联过程中又能扩展数据的覆盖,车辆最终可以扮演的角色会非常丰富。

重点: 汽车 代工即将成熟!

小米手机之所以可以不研发硬件而只开发系统,原因是核心零部件都有成熟的供应商,代工厂的水平也足够高;但重点还是以这种模式制造手机的成本更低, 汽车 其实也达到了这个程度。

电驱 汽车 的永磁同步电机、动力电池,以及车规级芯片都有很多供应商,比如电机就有精进动力、大洋电机、上海大郡等,动力电池有弗迪电子、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以及比克或孚能等等,MCU&IGBT除了英飞凌等外国品牌以外,自主品牌的比亚迪也是很理想的选项,5G芯片参考紫光锐展。这么多品牌的存在当然会有激烈的竞争,随之而来的就是供应价格的逐步下探,成本可控了。

汽车 代工厂也会越来越多,且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因为传统的 汽车 制造商已经进入了“大浪淘沙”的尾声;曾经的数十家车企(乘用车)最终也许只能剩下个位数,但这是正确的结果,只有扶优扶强才能让真正搞研发的车企带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那么那些可能被淘汰的车企也怎么办呢?部分会被并购,部分会转型成为代工厂,服务的正是这些在跨界的IT领域企业。个人观点时小米 汽车 更适合用这种模式,不过小米还是选择了自行建厂生产 汽车 ;这样的布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果,投入也非常大,但未来前景也会更大。

为何跨界互融

电动化伴随的一定是车辆智能的升级,因为各类智能设备(涵盖传感器)都需要耗电,以燃油 汽车 的电路系统是无法实现车辆智能化的;而一旦车辆转向电驱之后,则等于为车辆智能升级打下了基础。

第一节已经说明了 汽车 的物联网接入会带来哪些变化,可以说对于用户而言会非常有吸引力,甚至会逐渐改变用车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所以诸如小米集团之类的企业进入 汽车 领域是很重要的,传统的 汽车 制造商缺少的是系统生态的开发能力;重点是思维模式与这些IT企业相比显得有些“固化”,完全基于车辆工程师或用户的角度去研发,想要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会非常难,但两个领域的碰撞则有可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综上所述,小米集团转型研发生产 汽车 的选择是对的,而且没有在“高补阶段”为了赚快钱也能体现出这些企业的态度;至于不选择代工生产而只做系统研发的模式,只能说小米 汽车 “其志不小”,或者说这个模式目前还不是非常成熟。

不过不论用哪种模式来生产智能 汽车 ,初期投入100亿元,10年规划投入100亿美金的小米 汽车 ,其最大的关注点其实还只是「产品定位」!——小米手机主打的是性价比,小米 汽车 会是智能 汽车 中的什么角色呢?也许真的会是年轻人的第一辆 汽车 吧,智能且价格低廉的小车总会很有吸引力。

天和MCN授权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小米手机之所以称为国民手机,是因为它价格低,质量好,性能全面,在千元机以下的手机算标配,堪比几千块钱的三星。

小米坐的电动 汽车 也会兼具小米手机的特性。

小米要跨界进入 汽车 行业,已经蓄谋已久了,早些年,小米便成立了 汽车 事业部,并且开发了车生活,这个覆盖了各位车主所需要的所有功能。例如保险,救援小技巧等等。

在2017年,小米和北汽集团签约了战略合作协议,首款合作推出的量产车型是一款电动 汽车 , 售价奠定在3.9万元。但对于消息的可信度尚不可知 。

根据最近一份由印度公司注册处提交的一份监管文件显示,小米正在寻求收购当地的 汽车 生产及零部件制造公司。小米 汽车 如果要进入电动 汽车 行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特斯拉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自动驾驶技术,宝马和奔驰等传统企业在技术方面只是迅速跟上,而特斯拉另一项核心技术是它的电池

特斯拉的重要电池供应商之一的松下近期宣布与日本最大 汽车 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 汽车 企业,丰田合作。竞争将逐渐加大。

如果是北汽和小米之间合作,有两种合作方式

其一由北汽主导研发 ,并且由北汽提供生产车间生产,小米只需要提供空气净化智能系统等比较边缘化的技术,提供一个小米车标,那么小米在 汽车 界就可以打开销路。

其二是由小米占据主导研发设备, 并且用北汽的销售渠道和车间设备生产,但这种合作模式为小米带来巨大的资金投入,研发一辆车款很难,比如蔚来 汽车 在蔚来ES8提出研发上投资了8000万左右。

南有北汽 汽车 主导,更容易获取盈利和3.9万元的售价也可以得以实现。

小米跨界造车,定会重启中国 汽车 行业,高大上的外观,互联网家的体验,高配置,低价格,平民 汽车 。

雷军在发布会上很狂躁的说了吗?小米主要的优势在哪里?小米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

昨天晚上的发布会中雷军很嚣张的说,就算小米做 汽车 失败了,小米也能赔得起小米现在整体的收入都来自于手机和其他业务有1,080亿的闲钱,这些钱闲着干什么还不如去搞点大事情呢。其实很多车企面临的就是没资金可用,而小米不同,它有大把的钱可以用去烧用钱烧出来的。

这一方面我们倒是没有发现对吧,我感觉小米的东西也都是组装产品,很多人也这样觉得,小米的东西都是通过组装完成的,不过在小米的内部有很大的团队雷军就是这样说的小米公司有强大的科研团体,可以无休止的投入,有大批优秀接触的工程师,可以帮助小米来完成造车这个事情。

这对于如今的 汽车 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个优势,拥有一整套生态系统,那么在后期的软件优化方面,它就能够很轻松,现在的 汽车 智能软件,硬件设备领域这一块是不可缺少的,还要加入到智能生态系统中去,才能带动整个产品的增长,例如未来小鹏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车企。他们对于生态环境这一板块都有很强的投入,小米做了这么多年的 科技 ,在生态环境这方面优势确实蛮大的。

雷军对中国 科技 行业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他的个人魅力真的太高了。成为影响中国 科技 进步的十大杰出人物,那么他的个人魅力就可以为他拉拢到一些,甚至在融资。这一方面就很有优势,毕竟有大佬坐镇,那么招商引资这个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

所以我还是认为小米造车是能够成功的,有机会成功的,它具备了方方面面的优势,又抓住了时代的先机,我们还是等着小米为我们年轻人造出一款性价比极高的智能电动 汽车 。

小米挺进智能电动 汽车 领域,如果把华为,为引擎的5G技术,成功运用于这一领域,很可能是率先打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枪。百亿能迅增值为万亿不止。

这个举动,预示着,数百年的二次工业革命硕果的,被西方垄断的燃油车,被逐步淘汰出局,新兴的智能化电动车,将风行天下。财富归属重新洗牌。还预示着,靠开出租车谋生者,可能得换个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