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光汽车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生活

文章内容

力帆汽车吉利收购新品牌了吗_力帆汽车 吉利收购

tamoadmin 2024-09-07
1.吉利或将接盘力帆,重庆迎新巨头?2.除了收购国金之外,吉利汽车还做过哪些“接盘”的活儿?3.众泰和力帆被吉利接手了吗?4.起死回生?吉利收购力帆皆大欢喜!5

1.吉利或将接盘力帆,重庆迎新巨头?

2.除了收购国金之外,吉利汽车还做过哪些“接盘”的活儿?

3.众泰和力帆被吉利接手了吗?

4.起死回生?吉利收购力帆皆大欢喜!

5.入股力帆,吉利是福是祸?

6.吉利欲收购力帆汽车 专家:看中其资本市场运作价值

7.力帆破产,吉利接盘,以后车企只剩两三个,淘汰赛开始了!

力帆汽车吉利收购新品牌了吗_力帆汽车 吉利收购

在残酷的2020年,曾经出口到俄罗斯,的国内汽车企业力帆汽车终于没能活下来。今年6月,力帆股份的债权人重庆嘉利建桥照明有限公司,以力帆股份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偿债能力,但仍具有重组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力帆股份进行重组。

力帆车吉利一体化前景如何,力帆生产的吉利车质量有保障吗?

11月6日,力帆股票经理与两江基金、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签订协议。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成立了持股比例超过70%的绝对控股公司,作为参与企业重组投资的实施主体。换句话说,力帆股份被吉利科技集团收购,而吉利科技集团是吉利控股集团的子公司。吉利汽车将正式收购并重组力帆汽车。

吉利科技集团主要开发生产吉利全新电动MPV枫叶,同时吉利完成力帆,收购重组后,力帆将生产吉利枫叶纯电动MPV,这时候相信很多人心里会有很多顾虑, 因为力帆汽车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新车质量确实不如长城、吉利,等一线厂商,所以只能靠低价来维持自己的市场,但仅靠低价来掩盖质量问题显然是不可行的。 这也成为力帆汽车衰落的核心问题。那么如果将来吉利的车交给力帆工厂生产,质量能保证吗?

在汽车质量问题上,我们首先要了解吉利汽车和力帆汽车的关系。事实上,在吉利科技集团收购力帆的问题上,与吉利汽车没有太大关系,只有吉利汽车的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团参与控股,所以吉利自有汽车的工厂和渠道不会有很大变化。具体来说,吉利汽车只是参与了力帆汽车的各种整合,尤其是之前在重庆布局的动力交换,如果力帆快速动力交换技术和在全国范围内应用,吉利汽车将会更顺利地向新能源方向推进。

另一方面,即使吉利科技集团的纯MPV枫叶80V由力帆汽车生产,其零部件购、供应商选择和后期车辆组装也将由吉利科技集团控制。质量控制标准肯定会比力帆,原来的标准严格得多,所以在质量保证方面,吉利的质量控制肯定不会走力帆的老路

吉利或将接盘力帆,重庆迎新巨头?

2月28日,网传一封长安汽车委托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函称:吉利汽车“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相关知识产权。

同日,吉利方面也在微博对此事进行了快速回应:“该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吉利是吉利一周前刚刚推出的一个中高端新能源系列,是吉利汽车非常重磅的全新产品序列,在规划中未来两年内要推出7款产品,长安突如其来的一纸律师函让整个汽车圈发生了震荡。

但是单从此事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只要是车辆的角度、面积、造型稍有不同,长安就很难赢得这场官司,所以,两家车企虽然在当天都快速的进行了反驳,但是谁都没有接下来的动作,让这件事情的后续进展和最终结果变得扑朔迷离。

在新能源产品如此泛滥的情况下,很多车型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相似之处,这次长安对吉利发起的律师函很有可能让其他车企的设计部门警醒,让自家产品设计能更有特色。

事出有因

不论是吉利汽车还是长安汽车,在如今的市场上都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也是两个极具号召力的品牌,车主数量和市场基数也是巨大的,所以双方这次的不止汽车圈的人极为关注,即便是普通消费者也是略有耳闻。

所以,这次的重点就在于“吉利到底有没有抄袭长安”,但如今谁都没办法对此事盖棺定论,毕竟关于设计细节,要参与的太多。其中,很多人认为吉利之光原型车与长安深蓝SL03在大灯、车灯下方进气口等多处造型也较为相似。另外,之光与长安VISION-V概念车在尾灯、前脸设计等方面也相似。

两款车型在前脸矩阵的设计上确实有相似点,但我们也发现,此次主导吉利车型的设计师陈政曾有长安汽车的工作经历。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2002年开始入职长安,先后担任了长安汽车创意设计师、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全球设计总监、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常务副院长等多个职务,在职期间,完成了长安逸动、CS35、悦翔V7、CS75、UNI系列等量产车型的设计工作。

2021年9月,陈政对外表示,由于家庭和个人原因已经离任长安汽车,并暂时告别汽车行业。但在2022年2月,陈政入职吉利出任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

如果说陈政在设计产品时一直会保持同一种设计风格,那么在不同的产品中出现设计语言相似,可以理解,但是他却在任职不同车企的时候出现设计雷同,这就不太应该了,毕竟这不符合一名设计师对于产品的理解和设计能力。而他此前在长安设计出的UNI系列车型最终的设计归属权是由长安来掌控的并不是陈政个人,所以如果此次因“设计”出现问题的话,陈政在吉利的未来肯定不明朗了。

长安真的急了

在发生后,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转发声明并表示:“要良性竞争,不要内卷内讧;要转型发展,不要同室乱战:要团结一致,不要分裂抹黑。”汽车维基认为,杨学良的言外之意就是大家以和为贵,无需对铺公堂。

的确,在如今的市场长安与吉利都在飞速的发展中,即便大家都在为市场争得头破血流,但也不应因一款车型而闹得“老死不相往来”。在汽车维基看来,长安的这番操作显然没有在私下与吉利沟通,而是直接对外界放出了不服的态度,一纸律师函更像一种示威。

首先,令长安方面不爽的应该就是相似的造型,在两款车较为相似的情况下,吉利的这场发布会直接请到了约3000家媒体+达人的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市场投放,声势浩大,这很容易让市场的消费人群了解到吉利的全新产品,这对于长安来说,是一个打击。

其次,设计产品的设计师又是一名有着深厚长安背景的资深人士,虽然是正规流程的正常人事变动,但是做出和自己产品相似的竞品就确实有些“不厚道”,这次双方的闹剧其实也有很大的关系是因陈政而起的。

除此之外,吉利从2021年开始,就不断侵入重庆、成都等市场,在收购了重庆本土企业力帆汽车后,又将换电市场布局到了长安汽车的腹地重庆,甚至还将此前保留的枫叶汽车作为了拓展租赁市场的主力军,多个组合拳共同发力,让重庆俨然要变成了吉利的主力市场,这能不让长安眼红吗?

同质化严重

时间来到2023年,在资本的狂热和市场的讨喜之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开始进入了从产能扩张到品类扩充的新阶段,传统车企业纷纷调整战略,上汽、东风、长安、广汽等传统车企布局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新品牌也开始涌向了市场。

在这场以产品为主导的市场竞争中,各个车企的设计师也在大显神通,用新的设计和造型来应对着市场。但是,快速的产品迭代和内卷让一些产品在设计上同质化严重,虽然自家品牌“套娃”能够理解,但如果和其他品牌的产品相撞,就确实有些尴尬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新能源轿车产品中, 新势力的大部分轿车甚至都极为相似,智己L7、蔚来ET7、威马M7都在主打中大型轿车时,尺寸、造型以及设计理念都有相似之处,但是三家车企也都相安无事,没有因一款产品而引起纠纷。

或许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同质化严重就是时下的一种现象,因为在此方案之外,做出更怪异的造型很难符合主流审美,用另类的造型去收获一片小众市场也并不是这些车型的方案,所以他们也都互相默认了这些做法。

对于设计来说,需要走量的产品就需要符合市场审美,另类的“非主流”方案或许能赢得声量,但真正付出金钱去购买的不一定多,所以低风险的同质化设计就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方案。至于吉利与长安最终到底会因此事纠缠到什么地步,就要拭目以待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维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除了收购国金之外,吉利汽车还做过哪些“接盘”的活儿?

从资金链告急到举步维艰,力帆终于走到了生死关头。

8月7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控股”)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司法重整。

同日,吉利汽车收购力帆股份的传闻不胫而走。

但是吉利控股集团对此的回应是:不知道。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传出吉利将要接盘力帆的消息。

今年6月19日,力帆汽车尾盘突然拉至涨停,多数网友认为是“吉利收购力帆”消息所致,该消息指出,吉利将向力帆注资,并成为最大股东。

但该消息却是得到了杨学良的否认,力帆股份也发表澄清公告。

不过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一个身处危机,一个寻求机遇,力帆与吉利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合作的可能。

为西南市场打下根基

今年7月份,两江新区与吉利控股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总部暨数字化工厂项目落户重庆两江新区。

对吉利而言,这是它在重庆的首个生产基地。

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重庆的汽车产业氛围浓厚、汽车产业配套齐全、汽车交通物流优势明显……重庆,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再加上,重庆与成都是中国西部汽车中心,在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两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下拥有着的潜力,对车企而言是机会。对吉利来说,更是不可忽视的版图。

重庆生产基地的落户势必将与四川成都工厂协力扩大吉利在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将为吉利西南市场打下强而有力的根基。

所以,重庆势必是吉利西南市场发展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

作为重庆市民营企业三巨头之一、中国摩托车巨头的力帆,在重庆甚至国内都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对吉利而言,若能收购力帆,不失为一个好的机遇。

如若吉利接盘力帆后,吉利汽车将获得力帆股份在重庆当地的鸳鸯地块,一座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跟吉端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重庆不谋而合。

并且对吉利而言,若能保住力帆股份上市公司的身份,可以利用这个壳,将零部件公司或者领克品牌整体装入,以筹得更多资金。

此外,力帆控股旗下的摩宝支付是四川省内唯一一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同时拥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和跨境支付全国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开设网约车业务曹操专车。摩宝支付可以帮助吉利的移动出行业务形成业务闭环。

再加上李书福的汽车帝国发源于摩托车,他也非常喜欢摩托车,时时刻刻也想着把摩托车业务做大做强,甚至进军国际化。若吉利接盘力帆最终为真,得益于吉利本身自有的技术,吉利的摩托车板块或许有望更进一竿。

当然,对于力帆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一方面是剥离亏损的汽车业务之后,可以好好地深耕摩托车领域,一方面也能够偿还拖欠债权人的资金。

汽车行业加速洗牌

从曾经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到如今在其汽车板块,只得到6月销量13台,半年仅卖16台的惨淡现状。

有人说,力帆股份目前的处境是中国汽车行业加速洗牌,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2018年前的中国汽车市场,还属于快速爆发的增量市场。2019年-202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然成为了全面的淘汰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表示,我国汽车产业正进入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期,可以预见,未来3-5年将是汽车产业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辛国斌认为,“产销数量绝不再是发展的唯一重点,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的提升。”

眼下,譬如力帆、众泰等处在生死边缘的自主品牌比比皆是。汽车行业的洗牌加速了这些企业走向舞台的边缘。

纵观重庆车企入局者,例如长城、北京现代、吉利等新入局车企,无一不是在加快脚步,飞速发展。

因此,汽车企业想要不被海水淹没,就得稳扎稳打,积累深厚的技术以及产品、购和营销渠道等整合能力,才不会让自己陷入产品难以面世、销量低迷等问题。

如今,力帆股份控股股东也步入司法重整后尘,离倒下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吉利能够顺利接盘,对吉利或力帆而言,或许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众泰和力帆被吉利接手了吗?

在旗下吉利品牌中的帝豪、博越老车型系列已经趋于成熟,星越、icon、星瑞等新车型有序推出,持续保持市场热度;领克汽车在销量、车型、品牌等实现快速成长的基础下,吉利汽车再次开启了自身汽车帝国的扩张之路。

其实早在10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开始,吉利就加快了汽车帝国的构建速度,收购触手从瑞典豪华品牌沃尔沃到英国跑车品牌Lotus,再到马来西亚的宝腾、美国飞行汽车公司太力等,以及收购戴姆勒9.69%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收购smart品牌50%的股权,几年一购的步伐从未停歇。吉利早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全球性汽车集团,这个庞大的汽车帝国也早已初具规模。而低价接盘和整合正是吉利的拿手好戏,“买买买”模式也成了吉利发展壮大的一大法宝。

但吉利显然还并未满足,在过去的2020年中,吉利再次开启了并购模式。2020年4月底,吉利正式托管了猎豹汽车的长沙工厂,将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的生产和销售;随后又在2020年12月左右,力帆破产重组后,成为了其重要的战略投资者和产业投资人。

2021年1月份,吉利再次100%并购控股了山东唐骏欧铃,同时还接盘了国金汽车,将以原国金汽车生产厂地、设备、资质为基础,落地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同样是在2021年1月份,吉利还宣布跟百度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成为百度电动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一系列的操作或许会被不少消费者质疑,手握沃尔沃、smart、宝腾、路特斯等品牌的吉利汽车为何要接盘猎豹、力帆、国金等车企?难道是为了汽车帝国早日成行下的盲目扩张?再者说,即便是收购,放着刚刚破产且同在浙江的众泰不收,却大老远跑到重庆瞄上力帆,很不划算。

虽然吉利有着优良的收购传统,但吉利选择接盘这些车企并不是花钱做慈善,其每一步的背后都有长远的考量和深思熟虑。而吉利在2020年所落下的这些棋子,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布局新能源市场,并对西南市场进行重新布局。

如果说宝腾是吉利在东南亚的筹码,伦敦出租和路特斯是吉利在英国的门脸,沃尔沃和Smart是吉利在欧洲市场的形象敲门砖。那么,收购力帆就是吉利对国内大西南市场的重新布局。收购力帆,不仅让吉利借助力帆在重庆的影响力,进一步打开西南市场的销量,也让吉利再次凭借这一基础,在汽车金融、科技出行等领域在重庆进行接连布局,方便吉利后续向整个西南地区扩散发展,占领地理优势位置。

事实也证明,吉利控股集团的盛宝(中国)金融科技项目、吉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吉利科技智能换电站等项目陆续落地两江新区,就是吉利将触手伸向重庆乃至川渝地区的标志。同理,对长沙猎豹工厂的托管,并购控股山东唐骏欧铃、接盘山东国金汽车,也均是吉利对全国各区域市场的深度耕耘和布局。

当然,光起到区域布局的作用远远不够,吉利对这些车企的收购更大的作用将显现在新能源市场。

在新能源市场上,特斯拉、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备受消费者青睐,销量表现也持续走高;上汽、广汽等传统车企纷纷加码新能源市场,推出了智己(上汽)、埃安(广汽)、岚图(东风)等品牌发力高端新能源市场。而吉利推出的新能源品牌-几何汽车却一直不温不火,推出的几何A、几何C车型在销量表现上始终不尽人意;吉利品牌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也始终未成气候。其跟沃尔沃共同打造的极星汽车虽然定位高端新能源品牌,但目前首款车型依旧迟迟未上市。

但新能源市场是汽车的未来,吉利要想缔造汽车帝国,在未来走得更远,那么新能源就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在2020年的工作报告中,换电站首次被纳入“新基建”范畴;7月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将继续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并鼓励企业研发换电模式车型;11月2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由此可见,换电模式的风口已然到来。

吉利在蓄力新能源市场布局上,瞄准了政策支持下的新风口—换电模式,这也是其接手力帆的一大重要因素。今年9月,吉利科技集团智能换电站在重庆亮相,并将以重庆为中心,同步向浙江、山东等地辐射布局,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和省际、高速路网等。

力帆在换电领域曾有过不少布局,早在2018年力帆就对智能轻量化快换纯电动车平台开发、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源站等项目进行了布局,且力帆旗下的分时租赁汽车公司“盼达出行”也拥有一些换电站资产,而力帆旗下的移峰能源以及壳刚好可为吉利所用。1月25日,成功重整后的力帆以“力帆科技”之名再次出发,首款吉利科技集团换电新车型也正式导入。

对于唐骏和国金两家车企的接盘,同样在为新能源铺路。

国金汽车的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2020年12月30日,吉利在山东淄博举行了首款换电车型枫叶80V的下线仪式,这款换电式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在山东淄博的生产基地就是国金的基地。在收购唐骏汽车后,吉利也进入了高端轻卡市场,淄博和吉利签署的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主要生产吉利新能源中高端皮卡、高端越野车、城市轻卡商用车系列。

淄博作为吉利在全球唯一同时布局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城市,随着换电车型投产及换电站的运营,将为吉利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推动力。

不久前宣布跟百度联合造车,也被外界视为互补,百度借助吉利的生产线、造车资质等,而吉利则吸收百度突出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更好地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加码。

另外就是在吉利缺失的微型电动车市场,也有了新眉目。Smart给自己的新定位是要将自己塑造成城市版特斯拉,也就是更适合在城市穿梭的电动车。而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能为Smart提供培土,再加上吉利成熟的渠道和支持,Smart很快就站上了电动化的快车道。目前Smart已确认,其首款SUV将于2022年亮相。该车定位为小型纯电动SUV,基于吉利SEA平台打造。

或许对吉利来说,像路特斯、Smatr、宝腾等品牌并不能在未来创造盈利,甚至是沃尔沃等品牌也并不能为其带来多少盈利,但对于长远目标全球化的吉利来说,能起到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的作用。就像大众旗下的布加迪、兰博基尼、宾利等品牌,哪个不是亏损得一塌糊涂,但大众为何一直不肯放手?因为对于大众来说,它们就是国际化的象征,能提升品牌形象。

而吉利就是想要当中国的大众,打造像大众一样的汽车帝国。

结合吉利目前的品牌结构布局和野心来看,未来或将推出一个或收购一个更高端、豪华的品牌。眼下在吉利集团中,吉利品牌就像是捷达品牌,主打中低端和性价比;而主打中高端的领克则相当于大众,负责跟丰田、本田等合资品牌较量;极星未来的产品将直接竞争特斯拉、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们;而吉利在豪华市场需要打造一个更高端的品牌来起到大众-奥迪、丰田-雷克萨斯那样的作用,占据豪华市场。在沃尔沃和极星的经验下,这一高端品牌对吉利来说并非难事。

写在最后:不管是对沃尔沃、路特斯、smart等品牌收购的全球化考量,还是对力帆、国金等车企新能源市场和国内具体区域的加强,都在一步步扩大着吉利的汽车帝国版图。吉利或许也没想回避,其就是要当中国的大众,成为全球汽车中的巨头。不患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有“兼济天下”之气量,纵使吉利眼下面临着新能源市场失意、吉利品牌新车型增长乏力等困惑,但在吉利汽车的布局规划中,这些问题在未来都将得到化解。

起死回生?吉利收购力帆皆大欢喜!

你好:

众泰和力帆由于经营不当,导致这两个品牌越来越走下坡路。很难经营下去,有很多人猜测吉利打算收购众泰和力帆。

但是,前不久,吉利集团已经做出了说明,并没有收购众泰和力帆的打算。

入股力帆,吉利是福是祸?

力帆汽车也曾登陆过A股,也曾让创始人尹明善一举成为重庆首富,但是后期由于经营不善以及决策上出现失误,最终走向资不抵债的地步。

之前有传言称,吉利将要收购力帆,而车叔近日也得到消息,力帆汽车宣称,力帆的重整进程已经取得实质化的进步,而且力帆汽车在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我们首先将量产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型电动MPV‘?枫叶80V’。”

23年间,吉利是如何成长为“自主一哥”的呢?众所周知,吉利一直都在“买买买”,从沃尔沃到路特斯,还有宝腾以及猎豹等品牌,吉利一直都在当一个“接盘侠”,而低价接盘和整合正是李书福的拿手好戏,“买买买”自然也就成了吉利发展壮大的法宝之一。

据车叔了解,此次力帆的重整获得了重庆地方和大力支持以及深度介入,最终的结果也是自然也是皆大欢喜,力帆有了最强民营自主车企作为依靠,尹明善也能体面的退场,而吉利顺利的吞并了力帆,李书福更是下了盘一步登天的好棋。

吉利汽车目前国家支持的新能源换电业务,并将重心放在重庆,而力帆旗下的移峰能源以及壳,刚好可以为吉利所用,吉利这次绝对是不赔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欲收购力帆汽车 专家:看中其资本市场运作价值

万万没想到,吉利还是在力帆濒临破产的关键时刻伸出了援手。11月9日,ST力帆发布《*ST力帆管理人关于重整(草案)之出资益调整方案的公告》,确认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联合体身份成为意向重整投资人。

显然,对于力帆而言,这无疑是件大大的好事。毕竟,眼下的力帆早已资不抵债,而此时有人肯愿意出资收购,已经是近乎圆满的结局。需要指出的是,力帆作为一家老牌车企,也确实存在着一定价值。无论是生产资质、亦或是新能源领域盼达用车和换电等出行服务都是市场上难能可贵的。而这,也正是吉利得以慷慨解囊的原因所在。

吉利接盘

11月10日,力帆汽车发布公告称,2020年8月21日重庆五中院依法裁定力帆股份重整一案,并于当日作出《决定书》。

公告指出,指定力帆系企业清算组为力帆股份的管理人,负责开展重整各项工作。在本次重整中,管理人通过公开招募方式,确认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联合体身份成为意向重整投资人。

对此,力帆股份表示,重整执行完毕之后,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将得到实质改善,可持续经营能力及盈利能力得以提升。

另据公告显示,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将取代力帆股份,成为*ST力帆控股股东。其实,满江红基金由重庆两江股权基金和吉利迈捷组合而成,可见,满江红和吉利的关系极为深厚。而这份在11月10日公布的消息记录在《重整调整方案》中表明,力帆将在11月25日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和股东大会,也就是说,只要双方在会议上达成一致,吉利入股力帆就彻底成立了。

吉利的“小心思”

吉利汽车近些年来颇为重要的一个策略就是“买买买”,先后收购了路特斯、马来西亚的宝腾汽车等汽车品牌,并且均为吉利带来了不错的收益。而吉利此番慷慨解囊,自然也是冲着利益而来。

众所周知,吉利近期一直在高调推进换电布局。今年9月,吉利科技集团智能换电站在重庆亮相。吉利汽车方面表示,今年将在重庆建设完成35座换电站,2023年落成200余座换电站。截至目前,吉利已在全国签约超过千座换电站。

巧合的是,力帆在换电领域也曾下过“血本儿”。2018年5月,力帆股份宣布通过定增方式募资的24.8亿元,用于智能轻量化快换纯电动车平台开发、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源站项目、智能新能源汽车16亿瓦时锂电芯等项目。所以,在吉利的换电战略中,力帆股份势必扮演着较为关键的角色。

此外,力帆的盼达用车在共享领域运营多年,如今已有350万的注册用户,而吉利汽车也在分时租赁,共享汽车等领域做过很多尝试,就比如目前吉利汽车旗下正在运营的曹操出行。所以,未来盼达用车是否会与曹操出行合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想象空间。若此事得以成真,无疑也将进一步做大吉利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吉利接手力帆,瞄准的正是当下新能源市场的新风口——换电和移动出行领域。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个道理放在汽车市场也同样适用。所幸的是,虽说力帆如今早已“朝不保夕”,但好在仍有可利用的市场价值,否则,又有谁肯接手这块“烫手的山芋”呢?

是福是祸?

虽说入股力帆可加速吉利在新能源市场的战略布局,但究竟是福是祸,恐怕还需从长计议。

事实上从2018年至今,力帆汽车一直在走下坡路,尤其是在力帆创始人尹明善年事已高之后,力帆这个“烂摊子”没人接管也成了一件颇为棘手的难题,之前在网上爆出尹明善的子女无一接手力帆汽车,不过今年6月,95年出生的尹明善孙女尹安妮进入力帆董事会,还是给尹家在力帆留下了“火种”。

但此事却普遍不被业界看好。毕竟,这样一个“烂摊子”在尹明善这位身经百战的“老油条”面前都翻身无望,更何况是交给一位25岁刚毕业的长孙尹安妮了。更别忘了,力帆前董事长尹明善在此前更是独揽9亿负债。

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从2020年的财报来看,力帆今年第一季度亏损近2亿,第二季度亏损扩大至24亿元,第三季度力帆预计亏损10亿元,前三季度合计亏损高达36亿。此外,力帆还身负1000多件诉讼,涉及金额达到了50亿元,其可谓是深入膏肓、负债累累。

尽管,力帆这些年的财报与销量数字都极为尴尬,不过也没有放弃它。早在去年十月,重庆就召集地方金融办及相关银行机构债权人组成债委会,一直在协助公司处理债务问题,还要求各部门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

或许,这种“偏爱”也是无奈。就算看出了力帆近些年表现出来的力不从心,预料到了力帆将退出舞台,但是依然要资助力帆,让深陷泥潭的力帆在债务阴影下仍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只是,这种“偏爱”未曾换回力帆片刻感动。

所以,如今吉利接手颇有裙带关系,且长期受持续“滋养”混日子的力帆之后,化腐朽为神奇的概率又有多大呢?如果不能,在上述力帆的市场价值面前,吉利又会无偿帮助力帆多久呢?究竟是赚是赔,恐怕这笔帐,吉利要好好算算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力帆破产,吉利接盘,以后车企只剩两三个,淘汰赛开始了!

吉利成为力帆重整意向投资人。

10月9日,*ST?力帆(601777)发布了关于招募重整投资人的进展公告。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将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参与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

公告内容显示,2020年9月14日,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联合体身份,按招募公告的规定向管理人提交了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材料。

据吉利方面介绍,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团下属企业,吉利科技集团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投资、运营双轮驱动的大型产业集团,是跨界科技生态领域的产业投资商与运营商。

吉利与两江新区也有过多次互动合作。今年以来,吉利控股集团的盛宝(中国)金融科技项目、吉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吉利科技智能换电站陆续落地两江新区。

对于投资收购力帆的意义,吉利方面表示,目前没有可披露的信息,一切按照相关程序进行。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力帆基本失去造血能力了,需要引入外部力量。这一次也是由层面来牵头,完成力帆的重组。在乘用车层面的协同效应确实不大。从力帆现有情况看,上市壳、生产基地及资质、金融牌照等等,吉利汽车需求性不是很高。这一次主要是由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团为主体来参与力帆重组,并且用与国资基金联合体的模式进行参与。之所以未在港股吉利汽车下,?是在吉利控股下面再打造另一个上市融资平台,将部分科技、商用车等资产装入进去。

从吉利方面来说,力帆现在债务风险、法律风险都非常高,其接手力帆需要相应的风险回报。如果完成重组,预计吉利控股将充分整合力帆在重庆的地块,以及上市壳、生产基地及资质、金融牌照等等。未来吉利控股有望利用重组力帆的契机,在汽车金融,科技出行等领域,与重庆市及两江新区展开合作。

力帆汽车失去造血能力

2003年力帆集团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成立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在重庆建设汽车生产基地。重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地,也因此力帆汽车在产业配套上和地方政策上享受红利。

力帆汽车由于品牌力不足,随着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力帆传统动力汽车逐渐失去市场盈利能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了目前汽车行业的主流,力帆汽车在战略上没有果断进入。同时由于缺乏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积累,也未见资金的大量投入,力帆汽车的转型并未见效。

今年1-6月,力帆累计销售传统乘用车8辆,同比下降95.29%,销售新能源汽车549辆,同比下降56.32%。

据力帆股份2020年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仅为15.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69.42%,净利润为-25.95亿元,同比大跌173.99%。总资产约为169.6亿,净资产仅剩1.06亿人民币,同比大跌96.12%,负债高达167.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高达98.87%。

同时,据力帆汽车公布的《关于累计涉及诉讼(仲裁)事项的公告》显示,力帆还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其中,截至2020年6月18日,公司(含子公司)近12个月内涉及诉讼(仲裁)事项的金额合计人民币29.06亿元。

吉利看中力帆资本市场运营价值

早在今年6月,就有吉利收购力帆汽车的消息传出,但当时吉利汽车方面予以否认。

吉利控股新闻发言人杨学良亦在微博强调“没有此事”。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认为,吉利收购力帆应该是基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力帆是上市公司,壳可以为吉利在资本市场运作带来便利性;二是布局西南市场,从吉利目前的工厂布局来看,其工厂主要位于东部和北部,收购力帆可以实现更全面的布局。

9月28日,上交所召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2020年第83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吉利汽车获得了通过。

吉利汽车将成为“科创板整车第一股”。

吉利汽车招股书披露,其本次科创板上市,将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吉利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ST力帆上市公司壳有助于吉利回归A股市场融到更多资金。对吉利来说,多一个上市公司壳也可以将其他业务放入其中,更方便进行资本运作。

此外,力帆汽车在重庆建设汽车生产基地,地处西南,重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地,力帆汽车在产业配套上和地方政策上享受红利。

公开资料显示,若吉利汽车成功接盘力帆汽车,其还将获得*ST力帆在重庆当地的鸳鸯地块,此块地目前价值100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魔幻的2020年令不少行业都遭受了打击,即便是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汽车行业未能幸免。接近20家的车企濒临破产或宣布破产重组,其中便包括曾经的重庆首富尹明善所创立的力帆汽车。

2020年8月24日,力帆股份正式发布公告,称旗下包括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在内的10余家公司全部进入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的程序中,这一举措也正式宣告力帆股份进入破产重整的程序。

令人唏嘘的是,这家曾经市值高达170亿的公司一度无人愿意接手,也是在沉浮了数月之后,才迎来了新的接盘人。

12月22日,ST力帆发布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根据公告显示的内容,在此次变更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原先的力帆控股变更为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微妙之处在于,满江红基金背后实际的控制人为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背后的两大股东分别为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前者股份占比51%,后者股份占比为49%。

而参与破产重组的另一大主体为产业投资人,就公告来看,这部分由吉利迈捷与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或这两家公司持股比例达70%以上的绝对控股公司组成。

整个过程其实不难发现,吉利均全程参与其中,而且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都有涉及。而在公司接触的层面之外,其实也在上演这样一幕:尹明善将自己花甲之年创立的产业,全权托付给了李书福。

笔者尤记得,李书福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车企会只剩2-3个。从力帆汽车的遭遇来看,李书福的预言,已经开始实现,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唏嘘。而同样使人感概的,还有弄人的造化:

力帆尹明善和吉利李书福,同样是白手起家,同样在曾经的中国摩托界有着响亮的名号,同样都从摩托车入局汽车行业,甚至连业余的爱好都十分相当,同样都是收购了足球球队。然而在之后的遭遇和处境上,却大相径庭,并最终以这样的方式产生交集,着实让人意想不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