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光汽车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测评

文章内容

小米汽车最建议买吗知乎_小米汽车你敢开吗

tamoadmin 2024-08-11
1.小米组织调整的三点看法2.小米发展前景3.p40值得买吗 知乎4.小米不如老品牌,但为什么还被称为手机届的“收割机”?5.小米为什么从国内销量从第1降到了第

1.小米组织调整的三点看法

2.小米发展前景

3.p40值得买吗 知乎

4.小米不如老品牌,但为什么还被称为手机届的“收割机”?

5.小米为什么从国内销量从第1降到了第5?

小米汽车最建议买吗知乎_小米汽车你敢开吗

小米13值得购买。

小米13用6.36英寸E6直屏;配有远山蓝、旷野绿、黑色、白色四种颜色。高度约为152.8毫米,宽度约为71.5毫米,玻璃版厚度约为7.98毫米,科技纳米皮版厚度约为8.1毫米;玻璃版重量约为189克,科技纳米皮版重量约为185克。

小米13搭载高通骁Gen2八核处理器,预装MIUI14操作系统;后置5400万像素主镜头+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1000万像素长焦镜头,前置3200万像素摄像头;搭载4500毫安时容量不可拆卸电池,支持IP68等级的防护。

小米13的缺点:

小米13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骁Gen2)旗舰处理器,基于台积电4纳米工艺制程打造,用“1+2+2+3”八核心架构。配合LPDDR5X8533兆比特内存和UFS4.0闪存。小米13搭载小米动态性能调度2.0,温度控制、能效提升,双管齐下。

小米13配备4500毫安时高密度硅氧负极电池,电池内置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支持67瓦有线快充、50瓦无线快充以及10瓦的反向充电。官方数据显示,使有线充电38分钟,即可充至100%;无线充电48分钟充至100%。

好在小米13支持67W有线+50W无线快充,最8分钟充满4500mAh电池,续航还是没有太大后顾之忧的,高配版略微升级4820mAh电池,支持120W有线快充,续航就更不用担忧了。

小米组织调整的三点看法

小米只在线上销售,没有线下的专卖店。只有小米之家的线验店,但是不能够在那里买,大大节约了成本,所以价格卖的便宜。还有就是品控的问题,品控的方面其实做的比较少,也节约了大部分的成本的

不过近两年,小米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小米了,手机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准备走高端手机路线了,这也是一个手机行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如以前的华为和现在的华为

小米发展前景

昨天,小米公布新一轮组织调整,已经记不清小米第几次组织调整了,据说,最近两年,小米组织部已发出了50多封关于组织调整与干部任命通知。

我们写小米的文章很节制,最近两年总共才四篇:小米第四次组织调整,要干硬仗、从小米人事调整,看政委C位出道、小米造车,背后的组织能力够吗、我眼中的小米与雷军。或许以后要加快节奏了。

简单聊聊这一轮小米组织调整的三点看法。

先上文件:

一、小米组织调整最大赢家——许斐

小米这次组织架构调整,最大动作——把中国区的市场体系大整合,同时,对部分干部进行调整, 最吸引眼球的应该是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中国区副总裁——许斐

大家看一眼任命文件,许斐晋升为市场体系“一把手”,连集团公关部都要跟许斐双线汇报,许斐和雷军之间,就隔一个卢伟冰(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许斐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许斐是谁?

她是小米46号员工,最早的职务是MIUI产品经理,被米粉称为 “最美工程师” 。许斐2007年毕业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学硕士。

进入小米之前,2007-2010年,许斐先是在谷歌中国工作,任职产品经理,主要负责整合搜索,移动搜索,手机地图,中文语音搜索等内容。

2010年谷歌退出大陆市场后,许斐机缘巧合就进入了小米。

再来看看许斐妹子当年在谷歌工作,期间出来参加一个“谷歌工程师面对面”活动的一个皂片,工程师的气质拿捏的挺准的。

许斐在进入小米后,也曾在知乎替HR回答了一些小米面试的问题,简单明了。

随着许斐职位上升,她社交账号很早就不更新了,不过,或许以后大家能在小米更多市场活动、官方看到她吧。

二、小米 为何深度政委化?

大家再看一眼任命文件,你会发现“小米组织部”“中国区政委”“集团参谋部”字眼不断涌现。

这些概念原本属于军队或体制内,在外企是没有的,这些“玩法”一开始也只是在华为,阿里国内的新兴的私营企业。

现在这个模式也已经被小米运用得“炉火纯青”,几乎所有部门都设置“政委”。

小米什么深度“政委化”?

我们以前写过从小米人事调整,看政委C位出道,综合起来,有两个判断:

一是队伍大了,人不好带了

一家公司大了之后,企业文化、价值观、使命、愿景很容易被稀释,不能每个人都埋头做业绩,只为“活下去”,得有人去做“长期主义”,去坚持一些原则,看紧高压线,又要去倡导一些理想,为大家“活得更 健康 、过得更有质量”。

政委就特别适合干这个,传统HR太职能化了,做得不太好。

小米前几年,时不时闹出一些市场宣传、招聘发言等舆情,不管是团队管理问题,还是价值观导向问题,需要有政委来拎好这根线。

二是公司太了,干部不够用了

政委制,不仅仅是增加一个部门,或增加一个岗位,更重要的作用,也可以作为一个组织培养干部的机制,就像军队的政委,平时抓政治管思想搞文化,战时是指挥官,随时作为一号位的替补。

小米的政委制、阿里的政委制和华为的军团制, 背后都有一个推动力——为了解决公司发展,干部不够用、干部打不动的“干部备胎”。

三、小米HR为何缺少存在感?

这里,不是说小米的HR做得不好,想表达的是,在小米历次声势浩大的组织调整和干部任命,几乎没有提到小米HR高管的调整,比如,很多大厂都设首席人力官(CHO)、人力副总裁等。

小米目前对外公开的非业务类的高管名单中:雷军是董事长,林斌副董事,王翔是集团总裁,刘德集团组织部部长,张峰是集团参谋长,王川是首席战略官,林世伟首席财务官,唯独没有公开首席人力官。

有人说,2020年10月,雷军微博公开一个合影过,当时邀请了碧桂园背景的彭志斌出任小米首席人力官。不过,据业内消息,2021年2月份,即彭志斌入职半年后已离职,目前百度百科还没更新。

地产HR大佬跨界到 科技 行业,没有完成转型,彭志斌不是第一个,除了个人原因,业内分析HR大佬跨界难核心原因:

一是行业价值链的差异。

资金+土地+人才是地产核心三角,侧重集团军、重装作战模式,用户+产品+流量是互联网核心三角,更适合搞特种兵,轻骑兵、小组制模式,HR与人才指导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企业为什么喜欢扁平化,扁平化的确管理效率高,但管理水平未必就有多高了。

二是人才模式的差异。

地产要求重资产+高周转,人才梯队+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一环扣一环,从头部人才到腰部人才像一架高铁。互联网要求找对方向+看准风口,持续迭代和创新,最核心是头部人才(发动机),即创始人+核心团队,人才模式像一架波音飞机。

从这个角度也能理解,互联网的确人才非常重要(头部人才),而腰部以下的人才培养、人才留用未必真有多大的耐心,看看最近的元宇宙天价抢人就知道了。

当然,彭志斌在小米没有能顺利落地,可能最主要的原因——小米集团组织部太强大了,而且小米还有参谋部,首席战略官,留个彭志斌的空间很有限,作战半径太小。

就像华为的干部部、阿里的政委,这些部门多多少少是跟传统HR抢地盘的。尽管他们一开始设立的初衷并不是抢HR地盘,也不是因为传统HR做得不好。

简单说,干部部和政委制比传统HR更有存在感,因为他们天生适合作战,距离核心跟近一些。

一家公司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中,除了资金(土地)、技术、供应链,就是人才和干部,谁是他们的话事人,谁就是真正的C位。

p40值得买吗 知乎

第一部分 手机市场已到顶,存量市场代替增量市场

2019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市场:

中国市场同比萎缩 3%,为六年来最差的市场表现,,喊了多年的手机业寒冬,已到来。

华为逆势增长,出货量飙升50%,超过苹果,成为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经销商。

小米跌幅最大,跌幅达13%。

OPPO和vivo,均小幅下滑。

来源:知乎古小帅

2018年,小米手机销量、销售额、利润等都是远低于对手的,在四大里面是垫底的。

赛诺数据(国内出货量)显示,2018 年华为手机出货量6490万部,荣耀手机出货量为 5427 万部,小米为 4796 万部,即荣耀单品牌就领先小米 13.2%。

荣耀 2018 年同比出货量增长率也高于小米,达到 13%,小米是 7%。

荣耀销售额达到783亿,小米659亿,小米销售额也远不如几大竞争对手。

小米在2014年、2015年曾达到15%市场占有率,成中国市场第一。

2016年,华为迅速成为国产手机第一,而VIVO、OPPO也赶超了小米。

意味着,小米从2015年起,虽然整体销量是在上涨,但一直是在原地踏步或退步的(从市场占有率上和从竞争对手看)。

2019年起,存量市场代替增量市场,存量市场意味着刀刀见血的市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市场。

柿子总是挑软的捏,国产手机开始了群殴小米的模式。

vivo的IQOO、OPPO的realme、一加7等纷纷开始抢占性价比市场。

我们不禁想到,2011年,京东,大打图书价格战,直接在当当网的根据地大开杀戒,导致了当当网一路颓败,直至被收购,此后京东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国内最大的B2C企业。

小米站在了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

第二部分 小米模式与极致性价比

“小米是谁?”

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简单的说,小米的模式,糅合了亚马逊+好市多+无印良品(MUJI),即以互联网+极致性价比+科技杂货店,用IOT(物联网)串起来,形成了小米自己独特的模式。

这是小米一直引以为傲的模式。

小米 IOT 生态的核心在于智能设备连接数,客户数的增加和供应商数目的增加会大幅提升智能设备连接数,从而带来 IOT 平台维护成本的快速降低,随着也带来用户粘性的极大提高。

来源:知乎罗劼

来源:知乎罗劼

小米,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互联网公司,不依靠硬件利润的“互联网公司”,不是手机公司。

雷军曾在上市前表态,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

这种模式和思维下,小米不再单纯靠硬件获取主要利润,而是通过控制硬件利润带来的性价比来迅速积累、扩大用户基数,带来高活跃度、高转化和持续高留存率(留存在小米IOT平台)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小米依靠性价比武器迅速打穿了几个核心品类:手机等硬件、电商、互联网服务,而且发动强悍的品类扩张,电视干到国内第一,手环、移动电源、空气净化器、平衡车等是全球第一。

不得不说,小米的模式,是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

小米的生态系统,已经成型,成为小米的双基石之一,从增长势头和对利润的贡献,IOT和生活消费类业务已超过手机业务。而且未来想象力巨大。

可以说,小米目前的市值有2/3是小米生态链撑起来的。

但是,这个系统依赖的核心,小米手机既是AIoT战略未来的控制枢纽,也是互联网服务的终端载体。

手机业务之于雷军,如搜索引擎之于李彦宏。

手机,却成了小米模式的BUG!

雷军认为,互联网思维+极致的性价比,手机,也自然能够做行业第一。

的确,在2014年、2015年,小米手机达到了巅峰时刻,国产手机第一。

但,很快被华为、OPPO、VIVO、荣耀等甩在身后?

为什么?

第三部分 手机行业本质,及偏离手机行业本质的小米手机

我们必须从手机行业的本质出发,寻找答案。

手机是什么?

时尚电子消费品!

1、时尚、社交

手机在现代人手里,不仅仅是一台手机,已经成为了最重要最重要的随身之物,人类“新的器官”。

一刻不离手,随时随地用,而且是在公开场合、在社交的网络里用的,有很强烈的心理价值和情感诉求。

那就必须时尚、有档次、有面子,绝对不能Low。

人赋予了手机生命、价值、理念、情感,反过来手机也给人们带来了身份、地位乃至价值观的象征。

这样的观念在社会上一形成,不利于强调性价比的品牌。

而小米本身,不仅形象外观一直落后,而且在品牌建设上,始终主打性价比,没有去与消费者产生品牌共鸣。

2、电子

手机在普通消费者眼里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

厂家宣传的很多技术,消费者是不知道技术含量的,只有切实的看到、感受到,才会认可这很牛、高科技。尤其在三、四、五及以下区域,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这也是导致即使麒麟处理器部分性能比不过骁龙处理器,但消费者还是认可华为的技术就是比小米牛的感觉。

而到了三、四、五线市场,消费者更会认为OPPO、VIVO的手机技术实力强!

消费者,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信息透明,而达到清晰认知!

小米这种跑分、性能的宣传模式,只对一、二线年轻消费者有些用,也让消费者忽视了更多技术和内涵。

3、消费品

大众消费品、每个人都用是手机商品的属性,需要让消费者随处可以看到、买到、有质量问题能解决掉。

2000元以上的手机,尤其对于3000左右的旗舰机,消费者,尤其对于很多年轻用户,特别是三、四、五线城市,已经是生活中属于大件、重要的购物。切切实实看到、感受到,手机店主推、促销员演示、完善的售后,都是实现购买的因素。

这些都直接演化到小米的渠道之痛了!

OPPO、VIVO从2005年起进入手机行业开始,就已经用快消品的渠道模式去打造自己的手机分销渠道,真正实现了深度分销。

手机行业是一个综合体,因为它结合到很多行业的属性,比如与有时尚属性、IT属性以及快消品属性。

手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而言,时尚》电子》消费品。

品牌共鸣是手机行业本质阶梯最重要、最上面的一层,也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成功和持续成长的主要因素。手机行业必须建立品牌共鸣,来满足消费者的身份认可,情感诉求。

小米在这三个方面,都无法达到最优,相反,却向反方面滑落,偏离了手机行业的本质。

时尚,始终无法满足消费者身份认可和情感诉求,被大众认知为廉价!

电子,极致的性价比,始终是小米最大的卖点,而不是发烧、极致的科技!

消费品,极致的性价比产品,只能通过网络,及部分一二线城市门店销售,无法做到深度分销。

小米不如老品牌,但为什么还被称为手机届的“收割机”?

p系列的卖点依旧是拍照与设计,主摄依旧是地表最强的定制大底,1/1.28的大底加上ryyb带来的超感光体验,素质无敌。ai摄影更进一步,可以消除中的路人、反光。

Pro相对于普通版的提升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前置由固定焦距变成自动对焦,可以有效提高成片率和成片质量;

二、屏幕由1080p60hz的直屏变成了1.5k90hz四曲面屏幕,屏幕的流畅度和美观度都有很大的提升;

三、有线充电由22.5瓦升级为40瓦,快充还是比较重要的,当下而言22.5瓦有些慢了;

四、后置拍照超广角由1600万摄像头,变成了上一代主摄CMOSimx600的4000万**镜头,拍摄更好;长焦由普通长焦变成了潜望式长焦,且像素由p30Pro的800万升级为1200万,并更换了ryyb的底,解决了长焦亮度不够的问题。

Pro+相对于Pro的更新主要是两点:

一、27瓦无线快充,更新为了40瓦无线快充,配合华为的40瓦立式无线快充器确实有更好的体验。

二、超感光潜望式长焦更新为了双长焦,3倍光变的普通长焦搭配10倍光变的超长焦,技术难度极大,改善了了普通长焦拍不远,超长焦会在常用焦段拍不好的缺点,实现更好的变焦体验。但要注意,因为超长焦确实更复杂,长焦上没有用Pro上的ryyb超感光的底,而是普通底。提这个差异是让大家注意到,肯定还是Pro+更好

三、重量由209g提升为了226g,有压手感。

总结

p40只建议有小屏需求的用户买,小屏手机太少,在这个价位段(3000到6000)确实独一无二。但为了控制机身,快充只有22.5瓦,也不是高刷屏幕。除了拍照,竞争力确实不如那些大屏手机,小米10、荣耀30Pro或Pro+之类的。尤其是建议Pro+,190g也很轻薄,但拍照能力和综合素质,仅比p40Pro差一点,很强了,imx700、潜望式长焦、40瓦快充都有了。

小米为什么从国内销量从第1降到了第5?

小米和华为三星苹果比起来小米在科技方面确实不值一提,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米确实是国内手机四巨头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小米也是360、联想、魅族羡慕的对象,小米一开始的开发思路就是性价比,狂堆硬件,反正市面上能买到的技术都往上堆,再加上miui的整合,小米的开始主要面对的消费群体还是学生,而这个群体更容易被煽动,极易出现一些极端的米粉。在微博、贴吧、知乎等各大平台,不难看到一些无脑的黑粉在大放厥词。

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微博大V、知名评论人、圈内知名测评人、科技达人等,都会时不时地发几篇小米的黑文,大家都好像商量好了一样,把小米贬的一文不值,但是小米的进步是我有目共睹的,在2016年小米就在全球申请了7000项专利,而彼时小米成立才刚刚7年,实属不易。尤其是小米在研发Mix系列时,就申请了102项专利,这对于一个国产手机的进步来说不可谓不大了,而小米更是注重于人才的拉拢,小米的总裁雷军曾为了一个人才,打了90多个电话,软磨硬泡才拉拢进了自己的公司,对于这样的总裁,小米手机的进步也就见怪不怪了。

而且现在小米手机正在迅速的拓展海外的市场,小米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也不无道理,小米不仅对国内消费电子的细分化市场研究相当透彻,而且能够精准把握用户的需求,直击用户的内心所想,持续产出切中用户痛点的内容和产品,从而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实现销量的指数式增长。所以小米才能成为市场上的收割机。

而且小米成立之初的那句,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也在逐步的实现。

供应链上确实在之前一段时间有放羊的现象,一年无主打,简直“友商惊诧”。现已被整合回老雷手中;人才梯队建设不足,一度有断血的症状。前500斯巴达貌似也就剩100多,现在正用各种手段回填;互联网流量红利期结束,摩尔定律定价逻辑受到了渠道的强挑战;4.国内比较特殊的公关氛围,每个月砸一百万专黑你也是世所罕见。但我认为这倒不是大问题。因为小米是第一家完成生态链建设的硬件公司。不管我乐视的老同事怎么揍我我也要这么说。MIUI已经是个成熟的跨终端流量平台,是小米全系列硬件产品的二级助推器。当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时,产品的权重必然要让位于渠道。面对渠道,公司的策略是“部分调整”还是“全面适应”,就是胜负手所在。我们之前这群小虾米们的思考是:长期存量市场有没有高投入的必要?毕竟当年是靠重产品轻渠道的模式起家,就算全面转型贴合渠道,效果也未必多好。我们没有步步高的基因,我们也不羡慕联想。我们小虾米们的结论,是应当踩的节点是“内需市场的消费升级”。这就意味着坚持产品路线,在材料、功能、设计、交互等各层面的拉升,同时保持可盈利定价而非竞争性定价。最舒适的打法是集中力量在强节点产品上突破,中心开花。而我个人认可的强节点产品就手机和汽车,考虑到老雷不会像老贾那么浪,小米可选择的强节点产品就手机了。但手机算是民用电子工业之花,小米现在还没有能力做这个产品的升级。等到我们的红色供应链整合完台湾的半导体后,可能会有点戏。现在就是苹果能干这事,而且貌似干的也挺费力的...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产品小米不好做,那300个左右元器件产品的升级,小米就游刃有余了。小米生态链产品,更准确地说,米家,成为了小米“四面开花”的具体体现。通过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在100到150款高频民用电子消费品里实现产品、品牌标杆;在其中30到50款产品实现三分之一市场垄断。这是我的一个猜测,我认为依靠整个雷军系的力量,这是可实现的。我11年入职小米的第一个星期,刘德德哥就在卷石天地里给我画了个大圈:最里面是手机;外面是电视、路由器等;再外面是手机、电视等相关的配件;最外面是服装、**、食品等。我当时还帮法务注册了小米薯片,不知道他们后来有没有注册小米辣条。反正在我呆小米的三年里,我一直认为我做的是一个国民品牌,是超越手机这一个品类之上的。以这个逻辑作判断,小米在手机上取积极守势即可。在不伤害产品的前提下做渠道,这个局要跟,但是不show hand不all in。面对未来的寒冬,小米要过冬的资本其实是够了,小米真正在储备的是产品。小米是产品型公司,最后支撑小米过冬并完成转型的必然是产品而非渠道。很多公司现在在拼命攒筹码,小米筹码是够了,但他还在拼命攒牌。老雷自身就是国内顶尖的销售CEO,他当年100天卖出100万套金山毒霸时我还在看《本能》。